高考复习高三晨读材料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三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7/11 15:24:2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560字。

  高三晨读学案(一)
  主备人:贾玉坤
  一、【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抚摸经典】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作者】
  卢纶( 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大历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后又在河中任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写过一些气势刚健的边塞诗和描写自然风光的景物诗,这些在中唐都是比较突出的。有《卢户部诗集》。
  【品评】
  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诗的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我的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象“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
  “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这首诗体现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
  三、【成语积累】
  1、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训,准则。
  2、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极贫穷。
  4、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5、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四、【精选美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