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评价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 资源简介:
约3630个字。
诗意评价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甘肃省临泽县平川中学李克志
内容提要:
语文课不仅是技能课,也是文化训练课,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把课堂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促进课堂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形成,丰富多样的课堂评价语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语文课真正民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鲜活的课堂中自己学习,尝到语文的味道,而不是迷信盲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富有诗意、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则不仅能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更能使学生在妙语连珠的评价中受到熏陶感染,领悟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感悟祖国语言的浩瀚美妙。,
关键词:诗意评价情景激励
平常听课,许多教师的课堂评价都力求新颖脱俗,特别是语言的评价更是一味地毫无原则的夸奖学生,表扬学生,师生的互动情感的交流乍一看很充分,发展了学生个性,但实际上因为引导的策略失误,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的正常发展,用教师的思想和看法强迫学生接受。语文教师没有十分深厚的语文素养,课堂中没有把握好评价的时机,没有让学生纠错更正,互相论辩,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砥砺,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无生气;没有出现师生共同点评归纳,思维上互相砥砺辩论,达到“美文相与析,疑处共商讨”这样的生动局面。
语文课堂评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课堂教学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即时提升,语文思维的跨越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不会提升。
为什么会产生评价中问题呢?这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存在的软肋,也反映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不足,深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真正的课堂民主并没有形成,平等的师生交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创造一个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师仍然处于课堂的权威发布者的角色,学生仍然是忠实的听众,大部分学生只是课堂知识能力生成的边缘者,没有亲历,主动促成课堂知识的升华,当然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动评价和积极评价,这样学生的思维的优化就不能落实。
第二、情景创设不美,语文的情感性、审美性、生动形象性没有得以重视,语文是作者情感的结晶,字里行间充满着动人的音符,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画面美要通过情景的创设来理解感受,空洞的说教是很难让人深入作品的,学生一旦理解了,那么就可以自有心得,帮助他在学习中提出不同的见解。《金色的鱼钩》是一篇优美的文章,草地上空间的空旷美,落日时的温馨的色彩美,老班长对党的无限忠诚的心灵美,这是一个两代人之间的革命理想的接力,老红军把自己未尽的事业交给了小红军和其它的同志,文章的内容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相距很远,课堂中应用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弥补学生的思维的空白处,链接学生生活与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地走入课文,这篇文章我个人十分喜爱,自认为是选入小学本中最美的文章,曾听过几次公开课,但是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并不重视情景的创设,读读就完事了,学生对课文描述的优美的苍凉的意境美,怎么会让学生有深入的理解呢?学习的不深入当然就提不出见解来,只能认同老师和别人。
第三、学生的习惯培养不到位,对文章的学习理解上没有建立一个体系,从起步到提升,从基础知识到能力的层次训练,从课内品读到课外延伸拓展,从字词句段的品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