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分类突破
- 资源简介:
约4390字。
高考诗词鉴赏分类突破
一、 边塞征战
1.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 诗歌一二句描写行军环境怎样的特点?环境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恶劣。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目的是,用浓重氛围烘托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2) 前人认为,本诗 “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本诗通过精心挑选的意象“横笛”、“红旗”,确实取得了“不言人而自有人在”的艺术效果。皑皑雪山,突然随风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使人产生“笛声究竟来自何处”的联想。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部队将士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跃然纸上。
2.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战争场面?
答案:描写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五千精锐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2) 请分析三四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
(3) 简要分析“可怜”、“犹是”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案:“可怜” 是现实,“犹是”是梦境,虚实相对,饱含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二、 山水田园
1. 阅读下面这支曲子,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 请简要概括本曲的主要内容,概括曲子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案:内容写舟夜观雪。夜泊洞庭湖,推开船篷,忽见漫天飞雪,顿时喜出望外。
(2) 本曲写雪,写法奇特。请说说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