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中学高2013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9200字。
绵阳中学高2013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 范吕超 校对 蒋贤
(说明:本试卷共100分,时间120分钟。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将第Ⅰ卷的选择题答案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房檩(lǐng) 揽茝(chǎi) 游目骋怀 朝三暮四
B.癸丑(kuǐ) 窈窕(tiáo) 浅尝则止 夙兴夜寐
C.庐冢(zhǒng) 訾詈(lì) 义愤填赝 积腋成裘
D.猗郁(yī) 相勖(xù) 终南捷径 安之若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音乐人主动要求为旭日阳刚写歌,更有热心的“钢镚儿”给他们发来自己创作的歌曲。但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旭日阳刚需要创作更多能体现自己风格的作品。
B.贺岁大片《让子弹飞》创造了岁末票房新高,在影片中,葛优和姜文的搞笑表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C.反恐战争到底该怎样打?中国有句老话:“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用武力打击恐怖主义固然必要,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认识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D.这篇散文语言华丽,但由于作者缺少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因而没有什么深度,读者有隔岸观火之感,看的时候很是热闹,过后却一无所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利比亚大撤离,引来国际舆论、祖国同胞、撤离公民等各方的热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这凸显出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正越来越关注如何保护其海外公民和企业。”
B.由于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如何关心“小人物”的生活、 “小人物”的前途,将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社会问题。而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还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C.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作品没有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文风和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相符造成的。
D.微博至少开辟了一个公民表达、参与、互动的新场域,培育了一批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群体和一个相对令人欣慰的公共空间。
4.下面选项中文化常识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 )
A.雨果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中成功的塑造了成为法兰西民族骄傲和象征的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等众多人物形象。
B.楚辞,原指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所创制的一种新的诗体,西汉刘向将屈原及其他楚辞作家作品汇为一集,故它又成了一部诗集的名称。其代表作品是屈原的《离骚》,因而也用“骚”来指楚辞。
C.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后来把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叫乐府诗,也简称乐府。代表作有《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和《涉江采芙蓉》等。
D.中国上古时代,姓与氏是有分别的。进入阶级社会后,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姓,妇女称氏,称姓是为了区别贵贱,称氏是为了区别婚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6分,每小题2分)
奇特霉菌将植物废料变柴油气
最近,美国科学家斯特罗贝尔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粉红色的霉菌——粉红粘帚菌。这种霉菌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可以让植物枝叶发酵,转化为燃烧值特别高的柴油气。这个发现为植物能源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是科学家在寻找可再生能源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发现。
斯特罗贝尔在心叶船形果木树的树干上发现了粉红粘帚霉。他起初对粉红粘帚霉的生存特征特别好奇,因为这种长在植物枝干上的霉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可以消灭附近的其他真菌,让它独享植物枝干的“美食”。斯特罗贝尔希望弄清楚这些气体为何可以作为粉红粘帚霉的武器,结果发现这些气体不过是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可让其他真菌窒息而死。
斯特贝尔等人在实验室内检验粉红粘帚霉的性能,用以燕麦为基础的果冻和纤维素培养它们。研究人员利用抽风机把粉红粘帚霉排出的气体抽走并将它们收集起来。他对粉红粘帚霉发酵植物原料释放的气体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富含8种柴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如燃烧值很高的辛烷。
与现在世界各地的植物燃料工厂生产的生物乙醇相比,粉红粘帚霉发酵产生的这种气体燃烧效果更好。这个发现让斯特贝尔十分惊喜,他说:“如果把这种气体混合物收集并简单处理后是可以驱动发动机,直接作为机械的燃料。”
更令人振奋的是,粉红粘帚霉可以生长在纤维素上。目前,植物能源科学家要攻克的难题就是怎样利用植物的纤维素,纤维素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但是用普通的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都特别难分解。斯特罗贝尔说:“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