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0-2011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3 19:23: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小题,约11880字。

  辽宁省沈阳市2010-2011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用黑色笔工整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印(篆刻),连同书法、绘画、诗歌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
  关于中国印的起源,有多种传说。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文字记载是汉代编写的纬书①《春秋运斗枢》和《春秋合诚图》。据《春秋运斗枢》记载:“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
  其实,最早的中国印是印玺,是私有制出现以后的产物。《后汉书•祀志》指出:“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②,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然犹未有金玉银铜之器也。”因此,能在器物上戳压记号,以证明物归谁主的中国印便应运而生。殷商时代的经印就仅仅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到了西周,随着“工商食宫”为特征的商品经济的出现,玺印跻身于符节一类行列,才有了凭信的作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玺印也从最初作为手工业与商业在人际间交往的凭证,逐步登上政治的舞台。苏秦佩六国相印游说诸国就是一个例证。各行其是,是这个时期的印章的主要特点。从现存的官私印章实物来看,无论书体、材质(金、银、铜、玛瑙、牛角等),还是尺寸、形状,均无特殊定制。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印人不受某些条框的束缚,自由地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注入创作之中,使印章呈现出一种自然、率真、质朴的艺术风格。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来楚生先生就是从其风格中得到启发,用古玺的章法表现小篆的内容,而开现代篆刻的先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在政治需求的形势下,有了严格的规定。为了体现王权的尊贵,只有皇帝所用的印章称“玺”,以玉制作;臣民使用的印章称“印”,用金、银、铜等制作。入印的文字是秦书八体中的“摹印篆”(秦小篆的一种)。
  汉朝基本沿袭秦制,儒家治国思想逐步形成,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更加完善。为了体现统治者的权威及公私间交往的便利,专门创造了一种用于印章的文字:“缪篆”(小篆与汉隶之间的一种字体)。缪篆简便、易识,笔画横平竖直,方中带圆。其特点是在印章的章法中极易体现出伸缩挪让、顾盼呼应的艺术效果,迎合了儒家谦和恭让、端庄典雅的中庸哲理。
  隋唐以后,印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唐太宗酷爱书画,使鉴赏印流行于当时社会中,如“贞观”印。虽然唐宋是书法、绘画的鼎盛时期,但印章却远不如古朴典雅的两汉时期。尤其到了宋代,七叠篆、九叠篆被官印广泛使用,而且印面硕大(汉印精巧别致,规格在2.5公分左右。唐宋官印在5-10公分左右),印章风格也由汉代的白文印变为边宽厚重的细朱文印。
  古玺、汉印,虽美轮美奂,但因作者姓名、身份难以考证,当代学术界一致定为印工。宋末元初,大书画家赵孟頫虽自篆印文,但因金属印材所限,仍由印工完成。赵孟頫对印学的贡献巨大,尽管他不是一位集写刻于一身的篆刻家。他与最早的印学理论家吴丘衍提倡的以汉印为正宗的审美观在元代文人、士大夫中被普遍地接受,从而奠定了文人刻印以汉印为基础的美学思想。
  (摘编自王来和《中国印章文化发展浅谈》)
  【注】①纬书,汉代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其中保存不少古代神话传说,也记录一些有关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②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君王。
  1.下列有关“中国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夏、商、周三代的印玺是最早的中国印。当时的功用是在器物上戳压记号,以证明物归谁主。这显然是与伴随着私有制而出现的诈伪、奸萌等不正当行为有关。
  B.各行其是,是中国印章的主要特点。从现存的官私印章实物来看,无论书体、材质,还是尺寸、形状,均无特殊定制。
  C.为了体现王权的尊贵,只有皇帝所用的印章称“玺”,以玉制作;臣民使用的印章称“印”, 用金、银、铜等制作,直到秦朝才有这种严格的规定。 
  D.两汉时期的中国印呈现古朴典雅之风;到了宋代,印章风格也由汉代的白文印变为边宽厚重的细朱文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