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六年级下册备课笔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初中教案 / 六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3 6:38: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3560个字。

  语文学科六年级下册
  备课笔记
  学校:十六中
  年级:初一
  姓名:张永杰
  使用日期:09、02
  目录
  序号 课题 时间
  1 学期集体备课 2、11
  2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2、11
  3 理想 2、12
  4 行道树 2、16
  5 第一次真好 2、18
  6 我的信念 2、23
  7 小溪流的歌 2、26
  8 为学 3、2
  9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3、5
  1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5
  11 爸爸的花落了 3、10
  12 胆小鬼 3、16
  13 伤仲永 3、18
  14 未选择的路 3、23
  15 十三岁的际遇 3、25
  16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3、26
  17 黄河颂 3、27
  18 最后一课 3、28
  19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4、2
  20 土地的誓言 4、3
  21 失根的兰花 4、7
  序号 课题 时间
  22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5、7
  23 伟大的悲剧 5、11
  24 荒岛余生 5、14
  25 登上地球之巅 5、18
  26 真正的英雄 5、20
  27 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 5、22
  28 短文两篇 5、25
  29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5、27
  30 珍珠鸟 5、29
  31 鹤群翔空 6、1
  32 绿色蝈蝈 6、3
  33 马 6、5
  34 森林中的绅士 6、8
  35 狼 6、10 
  课题 初一下语文学期备课 备课形式 集体备课
  参加人员 初一6名语文老师
  主持人 张永杰 主讲人 张永杰 时间 2.11 地点 办公室
  解决中心问题 明确全书的教学目标和每单元课时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以及重难点的突破措施,安排好课时分配。
  成员分工 学期备课张永杰;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王建英;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李娜;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张夏;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苑永光;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栾少春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共5个单元,每个单元6篇课文,其中有2篇现代文讲读课文,一篇文言文。
  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增进对语文课的认识。
  2、课前要提前预习,最低要求是扫清字词障碍。
  3、增强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养成良好习惯。
  5、本学期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打基础,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记叙的有关知识和新闻的常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有形义。
  6、 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字词的注音、书写。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技巧。
  3、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提高其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具体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初步感知课文
  一导入
  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①范读
  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三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四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