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550字。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1年潍城区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以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用蓝色或黑色笔在答题纸上答题,答在试题上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8分)
一、完成1—8题。(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狙击(zǔ) 谙熟(ān) 众口铄金(suò) 同仇敌忾(kài)
B.鸟瞰(kàn) 跬步(kuǐ) 徇情枉法(xùn) 岿然不动(kuī)
C.扉页(fěi) 句读(dòu) 翘足以待(qiào) 揠苗助长(yàn)
D.采撷(xiá) 跻身(jī) 身陷囹圄(yú) 耳濡目染 (xū)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苦心孤诣 进退维谷 囊荧映雪 受益匪浅
②残垣断壁 气势汹汹 鞠躬尽瘁 浮想联篇
③毛骨耸然 鳞次栉比 分道扬镳 惟妙惟肖
④一筹莫展 如愿以偿 卷轶浩繁 冥思苦想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D.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4.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①②③处的病句。(3分)
翻开我们的《初三•五班志》,你可以看到,①“中考”是最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词,而“希望”“彷徨”“不安”种种心情则可以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班志上面,栩栩如生地展示着课堂上的每个细节,你会发现,②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老师那可敬的形象也随着故事跃然纸上:和蔼可亲的陈老师,治学严谨的林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罗老师……在老师们的眼里,③我们都是未来的希望,因为他们甘为我们呕心沥血。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B.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C.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D.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