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17580字。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教案
【教学目的】
1、领会什么是波澜。
2、品味波澜的艺术效果。
3、了解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说书艺人都是“曲说故事”的大师,你说哪一段故事说得不是煞有介事,让你哭,让你笑,让你紧张,让你疯狂。其中奥妙就是一个“曲”字。即“尺水”也能“兴波”,更何况是生活故事呢?
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让纪晓岚对四大幸事后面只添两个字,让大幸事变成大悲事:
久旱逢甘霖——一滴 他乡遇故知——债主 洞房花烛夜——隔壁 金榜题名时——别人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这就叫做──事件的波澜。
伊莉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到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紧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1)巴布别妻携弟非洲打猎.(顺笔)
巴布不幸身亡。 (逆笔) ——第一个波澜
2)伊莉娜要求邮回丈夫尸体。 (顺笔)
却得到一个“狮尸”。 (逆笔) ——第二个波澜
3)伊莉娜再索夫尸。 (顺笔)
弟回电;“巴布在狮腹内。”(逆笔) ——第三个波澜
猎狮 索尸 再索尸
↘ ↗ ↘ ↗ ↘
身死 狮尸 在狮腹
二、教师提示
1、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
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
2、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⑴ 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
⑵ “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阅读心理)
3、怎么样才能写出事物的波澜?
⑴ 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前提)
⑵ 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
① 情节突转法:
先请大家看一个故事:
成绩
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他说:“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
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这个故事就运用了情节突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