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外小说单元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880字。
2007-2008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外小说单元测试卷
说明:1.本单元涉及篇目:《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2.本试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每小题3分, 共4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榫头(sǔn) 宸翰(chén) 形骸(hái) 陈抟老祖(tuán)
B.朱拓(tà) 敕造(chì) 吞噬(shì) 拾级而上(shì)
C.翘起(qiào) 嫉妒(jì) 翌日(yì) 从容不迫(cōng)
D.翩跹(xiān) 佝偻(gōulóu) 颤抖(chàn) 首当其冲(dà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暄 缪种 怫反盈天 不容置疑
B.装潢 悠久 以逸待劳 察言观色
C.呕气 喝彩 目不暇接 流言蜚语
D.卸下 脉博 漫不经心 金碧辉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非典”的袭击非但没有使我国人民 ,反而增强了全国人民万从一心战胜困难的凝聚力。
②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煤矿瓦斯爆炸事件中已有16人遇难,4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③ 是公安机关,任何公共权力部门 不应该接受“具有利害关系的企业和个人”任何形式的捐助和馈赠。
A.萎缩 抢救 不但/也 B.畏缩 抢救 不但/都
C.畏缩 营救 不单/也 D.萎缩 营救 不单/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开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B.时隔20年他再次来到浦东,过去的荒地上矗起了座座高楼,不禁觉得面目全非。
C.名人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不仅内容空洞,而且错别字也连篇累牍,简直让人倒胃口。
D.改革开放以后,华西村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后面的“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在的句法相同。
B.古人在清明到郊外踏青的同时,往往还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例如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的喜爱。
C.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先后在世界一些角落出现。这些论调的目的只有一个:丑化中国形象,遏制中国崛起。
D.《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其中有云“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这里所谓“外城”,就是阴山以外的城堡。
6、下列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
B.《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写一个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后来捕到一条大鱼,返航途中一路和鲨鱼搏斗,结果这条鱼还是被鲨鱼吃掉,只剩下一副鱼骨架的故事。
C.《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