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狼》ppt31
- 资源简介:
共39张,内容翔实,讲解透彻,拓展充分。有配套教案约3580字。
《狼》专题教案(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
(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方法与过程
1.观察图片,初步感知狼,加强形象认识。阅读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狼形象。浏览科普文章,了解狼的习性及其生态地位。
2.思索辩论探讨,深入研究有关狼的相关知识,从而正确辨证的认识狼,进而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和处理问题。体会狼作为动物所具有的人性的一面,全面认识狼的兽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间竞赛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的认识狼,并能从狼的身上获得一些启示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 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带“狼”字的成语。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
(二)回忆巩固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 异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学生读课文,
1、检查朗读情况: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缀(zhuì)行 屠大窘(jiǒng) 积薪(xīn)其中 苫(shàn)蔽成丘 眈(dnā)眈相向
目似暝(míng) 意暇(xiá)甚 止露尻(kāo)尾 前狼假寐(mèi) 狼亦黠(xiá)矣
2、检查字词句疏通情况:(以考查的形式进行)
(1)注意加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止: 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一狼得骨止
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问其故
敌: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顾野有麦场 弛担持刀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意: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翻译下列语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