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
- 资源简介:
约5440字。
2006~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解析
一、2006年的作文题是: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析】
06年的“人与路”,题目很实在,需要考生踏踏实实地写文章。可写的内容比较多,如果赋予“路”象征意义和比喻色彩,那么,“人与路”就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可以谈“人应当走正路”“少走弯路”,可以谈“人生没有平坦之路”,可以谈“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从而写如路一样的人(人生)或如人一样的路。从“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切入,可以谈不应当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可以谈不应当亦步亦趋、盲目模仿;可以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考生还可以思考:“还有人说……”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如果写成议论文,可以有这样的立意:一、可以就材料的第一句话来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勇敢地前行,人生中还是有很多路可走的。就拿高考来说吧,它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它也只是人生路上一条可以少走点弯路的路罢了,即使考不上大学,也可以有很多学习的机会。再就下岗工人来说,只要勇敢地进行二次创业,同样前途无限。二、也可以就材料的第二句话来写,不要步人后尘,甚至跟着别人亦步亦趋,那样是永远没有出路的,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来。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某地方某人搞了一个项目有利可图,马上有很多同样的项目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结果大家都没利可图了。三、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写,既要勇敢前行也要大胆创新,这样才能创造自己辉煌的人生。
如果写成记叙性的文章,可以这样去写:一、可以写个故事,写某个下岗工人在生活中如何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二、可以构思一篇小说,塑造一个高考落榜生在前途一片茫然的情况下怎么走出阴影、勇敢前行的形象。三、可以写一篇记叙文,记录自己一段心路历程,写出自己在人生道路的转折点上由彷徨到坚定的过程┅┅
二、2007年的作文题是: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试题解析】对题型的理解。命题包含三部分:提示语、题目、具体的要求。体现了开放性与限制性相结合。
对提示语的理解。提示语有三句话。第一句“人人头顶一方天。”既强调了“天空”的人人共有,又强调了“天空”的独特和个性。既暗示我们“天空”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的。既揭示了一种客观存在,又体现了一种生存理念。第二句话“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一方面强调天空与人的关系,天空对人的影响,从自然到心灵,从物质到精神;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