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福建省高考语文模拟预测卷B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25 9:56: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1690字。

  2010-2011学年福建高考语文模拟预测卷B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飞翔的古树
  ①古树是村庄的魂。
  ②谁都说不清楚,是一个村庄跟着一颗或几棵古树长大的,还是一颗古树或几棵古树跟 着一个村庄长大的。连村里的人自己都琢磨不清楚。或许是辗转漂泊的祖先们,他们蹒跚着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终于,在一个天高地低的地方看见了一颗蓊蓊郁郁的大树,他们思谋,既然这里能长这么一颗大树,那么这里的泥土肯定很肥厚,一定能生长杆壮穗大的庄稼,在这地方安家,繁衍子孙是足够了,于是他们扔掉拐杖,就在大树底下结庐而居,从此一个村庄就在大树的绿荫下诞生。或许是,背井离乡的祖先们来到了一片丰厚的泥土上,他们选择了在这里安身立命,但又在日落时分,总是剪不断那苍苍茫茫的一团团乡思惆怅,于是他们找来了一颗故乡曾有的槐树苗或皂夹树苗,
  栽植在他们刚刚结庐的房舍旁,一颗大树便从此扎根。
  ③一颗古树的名字,往往就是故乡的名字。一颗古树,往往就是我们牵挂在心灵深处的故乡。
  ④很多个黄昏,当我一个人默默坐在村头牢皂夹树的稀疏树荫下,看着苍苍茫茫的远处山脚或河湾里的人畜从暮色深处影影绰绰地归来,听着头顶树蓬中那些归鸟召唤的一声声啼鸣,我就禁不住为祖先们的浪漫情怀而暗暗得意。他们把家园喻成了一颗参天古树,啼鸣把乡亲们喻成了一只只鸟儿,那是多么贴切,又是多么富有温馨的诗意
  啊!那是即使不懂文字也能让人深深领会的一首朴素诗章。
  ⑤我尤其喜爱村里那颗蓊蓊郁郁的老皂夹树。它就挺立在我家那条歪歪扭扭的巷口。当浓浓的夜色刚刚褪去一点点苍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便醒了,它们清脆的啼鸣声像一粒粒从树蓬中滴落的露珠,一声一声地叩敲着乡村的夜幕和宁静。东山顶上的星星,在他们的啼鸣声中一颗一颗地消隐了。大树枝蓬下的村庄也渐渐醒了。村庄的一天
  从古树上开始了。
  ⑥村庄的一天也在古树下结束。傍晚的时候,当古树的树荫渐渐化成黛灰的暮色,当那一团暮色从树蓬间缓缓升上天空的时候,那些在外野了一天的鸟儿便扑棱扑棱飞回来了。跟着鸟儿返回村庄里的,还有那一群一群漫不经
  心的牛羊,那些荷着锄头或背了一捆木柴,提着一篮青草的农人……
  ⑦古树,给予了我们童年和少年生活以浓浓乡野诗意,也赋予了乡村少年以浓郁绵绵的乡思和乡愁。它像一只温热的大手,紧紧扯拉着我们这些从村庄飞出的风筝;它像一个沧桑的岁月鸟巢,永远在我们灵魂中响着一声一声苍凉的召唤;它像黄昏时村头那母亲一样模糊而熟稔的背影,在白云苍狗中引领着我们沿梦回家。没有人不相信,这颗把根须扎在村庄几千年岁月深处的树,它将越扎越深,扎向那些我们只能遥想的未来。不论多少代的村人逝去
  了,但它仍将站着;不论多少岁月落叶般飘落了,但它仍将站着。它是村庄永恒的绿色太阳和月亮。
  ⑧但是它却飞走了。先是被锯掉一根根粗大的枝杈,仅仅保留了千疮百孔的沧桑枝干,然后在机器的轰鸣中被刨出树根,用庞大的吊车小心翼翼地吊起,装在一辆轰轰隆隆的卡车上飞向遥远的都市,移植在陌生的某个园林里。
  ⑨它去了,永远不住归来了,那些失去巢的鸟儿们等不到它的归来了,那些村庄上空的缕缕炊烟也等不到它的归来了,那些常常蹲在它树荫下的老人们更等不到它的归来了。它被刨开的树坑,像一个巨大的伤口让村庄疼痛着,两年了,没人往里面填上一锹的土,只有一些老人和村庄的牲畜默默蹲在一旁失神地怅望着。它的离去,让村庄有
  了无边无际的空旷和虚浮。
  ⑩我不知道一棵树或一棵草有没有乡愁。而我是有着一缕一缕浓浓的乡愁的,在惆怅的乡梦中,我常常望见巷口的那颗参天古树。有时我是它枝蓬中那一只常常绕树三匝的鸟儿;有时,我是它细细碎碎在风中轻轻拂动的一枚叶子,有时我是它一朵米黄色的米粒大小的皂荚花……它几乎是我的全部乡愁梦,而我,只不过在它的树荫下仅仅生活过二十年。而这颗树呢,它荫下的泥土已和它紧紧相拥了几千年,它树蓬中的炊烟已和它盘绕了几千年,在树荫下生活的人们已经相伴了它十几代几十代……如果它有乡愁,那会是多么浓郁,多么沉重啊!它不像我们,可以在某个时刻重返村庄,它只能站在陌生城市的某个园林中,朝着村庄的方向永恒的怅怅眺望,它只能在城市的灯红
  酒绿中寂然伫立,在清晨的每一枚树叶上盈涌一滴苍凉的老泪。
  ⑾没有了古树,没有了根,哪里是我们的村庄!哪里是我们的故乡呢?
  ⑿我真的无法再找到让灵魂回家的路,因为我的灵魂丢失了自己乡愁的路标。
  ——(取材于李雪峰《飞翔的古树》)
  1.本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侧重,你认为两部分各侧重表达了什么?(3分)
  第一部分侧重表现的是(不超过四个字):                                                              
  第二部分侧重表现的是(不超过四个字):                                                                        
  2.请简析第⑤段中“它们清脆的啼鸣声像一粒粒从树蓬中滴落的露珠,一声一声地叩敲着乡村的夜幕和宁静”。一
  句的表达效果。(3分)
  3.阅读本文后回答下面两个问题。(3分)
  ⑴第⑩段为什么说“古树会在清晨的每一枚树叶上盈涌一滴苍凉的老泪”?(2分)
  ⑵说说本文在写法或表意方面(任选其一)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4-7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
  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注],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
  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