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5
- 资源简介:
约3870个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
合什镇初级中学 何 琪
一、说教材
本文写邹忌规劝齐威王纳谏除弊的故事,揭示只有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的道理。这种见解是有积极意义的。文章用了较多的笔墨写邹忌之妻、妾、客夸邹忌漂亮,邹忌自省,看似与主题无关,实际上正是为突出主题作了极为有力的铺垫。邹忌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随后以私事比国事,让齐威王从两事相似之处受到启发,茅塞顿开。这种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用设喻来讲述道理、表明见解的办法,委婉动听,往往容易收到比直言进谏更好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正体现这一新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古代文化中的讽谏艺术,对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大有益处。
二、说学情:
初三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因此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依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语文素质,本节课将赏读作为重点,把赏析作为难点,目的是在教学中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讲究说话艺术,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学重点:
本文重点是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因为这篇文章要让学生在疏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人物形象,将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内化成自身的东西。既欣赏和领略了我国语言文学之美,又能在做人做事上给学生以启迪。)
教学难点:
刻画人物形象时所运用的“三叠排比”法。(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若能抓住作者用“三”构思这一特点,既可收到纲举目张之效,又可体味作者匠心独运之妙。)
第一,邹忌察蔽。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先向妻、妾、客三种身份的人询问,均被其蒙蔽。后来通过与徐公坐谈、窥镜、夜思三步认识过程,知道自己“诚不如城北徐公美”,进而醒悟到妻、妾、客的蒙蔽,是出于“私我”、“畏我”、“有求于我”这三种原因。这一部分说明若不能冷静自知,就会受到各方面的多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