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2011年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之4:文言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10370个字。
北京市各区2011年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之4.文言文阅读
昌平区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第12—14题。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②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③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立有间间:
(2)使人索扁鹊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翻译:
(2)桓侯故使人问之 翻译:
14.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桓侯遂死”的原因。(2分)
答:
参考答案:
12.答案:(1)一会儿
(2)寻找
(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答案:(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2)桓侯特意派人去问扁鹊。
(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14.答案要点:因为桓侯的病已侵入骨髓,医药已无济于事。(直接原因)
还因为桓侯讳疾忌医。(根本原因)
(共2分。每个要点1分)朝阳区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12~15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伐竹取道非丝非竹
B.如鸣珮环环滁皆山也
C.皆若空游无所依长烟一空
D.乃记之而去停数日,辞去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2)悄怆幽邃悄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翻译: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翻译:
15.文章写景动静结合,第①段中,作者分别写了哪几种动态的景物?(3分)
答:
参考答案:
12. 答案:D
(2分)
13.答案:(1)大约(2)忧伤的样子
(共2分。每小题1分)
14.答案:(1)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溪水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共2分。每小题1分)
15.答案:水树蔓
(共3分。每点1分)大兴区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12—14小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走:
⑵使人索扁鹊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翻译:
⑵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14.阅读文章,写出扁鹊说的哪些话表明了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