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诗,古典的美——《蒹葭》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19 9:25: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个字。

  秋天的诗古典的美
  ——《诗经•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这是写于秋天的一首诗,以景起兴,描写执着追寻“伊人”而不得的感受。诗文中的追寻没有一般的情节,只是通过叠韵的方式对秋景进行渲染烘托,让人进入一种天长水阔,秋景无限的氛围里,“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这样“伊人”的形象就显得更加飘忽,不可捉摸。但即使这样,追寻着还是坚定信念,不言放弃,更突出诗文的委婉动人。
  《蒹葭》出自《秦风》。诗中“伊人”形象的多义性向来为人津津乐道,综合起来有几种:礼乐、贤人、情人、理想之境等等。总之是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过不论是哪一种,对追求者精神的领悟是不变的。就一般人来讲,将“伊人”看做是情人的更多些,对初三学生而言,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建立的时期,把这首诗看成是爱情诗对培养他们纯洁的爱情观有一定作用。因此我再设计这一课时,就将这首诗看成是纯粹的爱情诗。
  《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我国抒情诗的开山鼻祖,因此符合古典诗歌的特点:音韵美、意境美和含蓄美。由于这带有一点总结性质,因此在带动学生方面应该还有一定难度。
  我将通过诵读识音韵、赏析体意境、品味悟含蓄三个环节来学习此诗。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感受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感受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2、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3、把握“追求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特点。
  学习重点:
  1、掌握“重章叠句”形式特点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2、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
  学习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给学生分发由《蒹葭》改编的诗歌2首(包括琼瑶的《在水一方》)和戴望舒的《雨巷》,思考改编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带给你何种感受?自己也改编一首诗歌(不能改变《蒹葭》的风格)。
  2、熟读《蒹葭》,会背诵更好。
  3、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重点是“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二、导入
  播放《在水一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哼唱。
  听罢,老师问题导入:这首歌本身的歌词有什么特点?邓丽君在唱的时候又有什么特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