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三)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16 20:08: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小题,约12960字。

  2011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现代国家的节假日体系是反映一个国家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状态的文化指标。因为缺少内涵的节日符号将失去象征意义和传承价值,是徒有其表,难以对公众发挥文化血脉的维系作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近日在第三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论坛上说:“清明不只是扫墓祭拜,这一天里还有插柳、蹴鞠、放风筝的风俗,当前,有不少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节日文化内涵。久而久之,传统节日便退化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当这些民俗消失殆尽时,清明节的内涵也将随之消亡。”不难看出,表层化的假日文化对一个社会的认同文化来说,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传统节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不过,传统节日是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并且,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人们对价值的选择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节日内涵意义的缺乏,意味着我们对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优秀价值理念等精神层面东西的忽视。这样,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的传承就有断裂或将要断裂的可能,传统节日的社会化功能也就有消失的可能。
  曾几何时,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如清明扫墓、春节祭祖等,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对待死亡“视死如生”之礼表达了后辈的孝思与追念。那么,在假日文化有可能传承断裂的当下,靠什么避免传统节日的文化血脉表层化呢?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如今,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紧密,传统节日文化的表现和传承可以借助网络。如在清明节为了让更多的人以文明的方式缅怀先辈、悼念逝者,就应构建文明、和谐的祭祀环境,网上祭祀就是一种新的形式。在节日文化的表现手段上,还应在节庆用品和用语等文化载体上推陈出新。
  “节日建设不应只由政府、专家打造出来,而更需要符合节日的主题”,面对“民俗多消亡”的忧虑,我们应避免被热闹的景象、表面的狂欢等现象抽空假日的内在精神实质。只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这是我们审视“中国缺乏节日文化内涵认识”的理性立足点。
  (节选自朱四倍《失去民俗内涵,传统节日就断了血脉》,有改动)
  1. 下列关于“节日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节日文化可集中地展示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
  B.节日文化使节日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和传承价值。
  C.节日文化具有维系和传承民族文化血脉的作用。
  D.节日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个民族的风俗上。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冯骥才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对现实深刻观照后的忧虑,因为传统节日民俗对认同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B.近年来,传统节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主要原因是传统节日内涵意义的日渐缺乏。
  C.人们在重要节日祭拜祖先,表达后辈对祖先的孝思与追念,就是表层化的假日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D.只有充实和创新节日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传统节日文化才会得到社会的接受、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现代国家的节假日体系对坚持国家根本的价值取向,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B.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关注,就意味着我们对传统节日所包含的优秀价值理念等精神层面东西愈加重视。
  C.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化血脉相传中的作用,因此,作者认为,推陈出新是一种可能的选择。
  D.理性审视“中国缺乏节日文化内涵认识”现状,避免传统节日文化血脉的表层化,是整个社会的课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多生瞋。及与人为信,虽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天宝中,郢人酺【注】于沧浪道,邑吏召子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于是汉沔之俗亦异焉。后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属礼部郎中崔公国辅出守竟陵郡,与之游处,凡三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