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二中2011届高三语文第6次周考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7题,约8160字。
东山二中2011届高三语文第6次周考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6)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15分)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也。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会赵午、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赵王敖事白,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上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宜知之。”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复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曰:“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常暴坐宛外。终不休,曰:“吾王暴露,独何为舍?”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义不伤先人名。”(节选自《汉书卷三十七》)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贤:以…为贤,认为贤能
B、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说:通“悦”,高兴,愉悦
C、今梁王不伏诛。 诛:讨伐
D、鲁王闻之,大惭。 惭:惭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田叔由于为人廉直,喜任侠,而被赵午举荐给赵王张敖,担任了郎中官职。
B、孟舒率疲惫的士兵争相临战,抵御匈奴冒顿的进攻。
C、田叔彻查了梁孝王使人杀人案,并禀报景帝。
D、田叔在对处理民告鲁王与阻止鲁王好猎的两件事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3分)
译:
(2)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3分)
译:
(3)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元•张养浩①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②。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注】①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官至礼部尚书,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后借故辞官归隐。②风流:美好的风光。
(1)有人评价这首元曲“一‘愁’笼罩全曲”,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愁”的。(3分)
答:
(2)这首元曲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
6、根据名著内容填空。(5分)
(1)吴老太爷从家乡带来的《 》。他死后成了女儿惠芳的精神慰藉。有一天下雨,窗子没有人关,打进来的雨水毁坏了这本书。(《子夜》)
(2) (人名)由于身材粗壮,相貌丑陋,没人愿意娶她。葛朗台认为这样粗壮像大力士的姑娘大可利用,便用极少的酬劳雇用了她。(《欧也妮•葛朗台》)
(3)暮春时节,大观园内满是落花残红,黛玉见此情状便扫起残花落瓣,埋在土里,称之“ ”,又由于之前与宝玉小有误会,面对残花落瓣,顿时萌生了 之情,于是吟出《葬花词》。(《红楼梦》)
(4)觉新接受了父亲抓阄后的决定,娶一个不了解的女子 (人名),但妻子给予他的爱情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与满足。(《家》)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地藏庵的两个姑子来到贾府,受到宝钗的冷遇,便到了惜春的住处。她们说到修善果等,引起惜春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