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古田一中2009级高二下学期半期考暨《唐宋诗词鉴赏》结业考试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960字。
古田一中2009级高二下学期半期考暨《唐宋诗词鉴赏》
结业考试试卷
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命题 施仁港
注意事项:
①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③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④违反以上①或②规定者均酌情扣5至10分。
一、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山暝(míng) 双鬓(bìn) 咫(zhǐ)尺 青冢(zhǒng) 禾黍(shǔ)
B.瘴(zhàng)江 槲(hú)叶 骁(xiāo)勇 老妪(yù) 马厩(jiù)
C.剜(wān)却 粜(tiào)米 馔(zhuàn)玉 欢谑(xuè) 困蹇(jiǎn)
D.郴(bīn)州 玉簟(diàn) 蓦(mò)然 桃蹊(qī) 舴艋(z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杏花书屋记
(明)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陟宪使 陟:提拔,升迁
B.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艺:装饰
C.士方登第时 方:将,将要
D.君子有谷,贻孙子 贻:给予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对玉岩公的景仰之情的一组是( )
①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②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
③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④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
⑤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⑥吾于周氏见之矣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其对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期望。
B.周孺允建造杏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自己对科举功名的向往。
C.作者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
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
下列5~8题均取材于《三国演义》第51~120回,请按要求答题。
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备之妻甘夫人病逝,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派吕范前往荆州说亲。孔明将计就计,派赵云保驾,让刘备前往南徐娶亲。刘备依计而行,首先得到了乔国老和吴国太的支持,顺利地娶了亲。
B.一次,玄德更衣出殿前,见庭下有一石块。玄德拔从者所佩之剑,仰天祝曰:“若刘备能够回荆州,成王霸之业,一剑挥石为两段。如死于此地,剑剁石不开。”言讫,手起剑落,火光迸溅,砍石为两段。孙权在后面看见,暗暗祝告曰:“若再取得荆州,兴旺东吴,砍石为两半!”手起剑落,巨石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