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外国语国际学校200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预析
初三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5 6---10 11---15 16---18 19---21 22---27 28
得分
苏州外语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部分(24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滑jī (2)温xīn (3)tián 静 (4)qiè 意
(5)拮据 (6)腻烦 (7)烦琐 (8)俨然
2、下面给出的词语或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崛起 焦燥 端详 疆界 竣工 原谅
身不由己 可见一般 纹丝不动 若既若离 与日俱增 惊惶失措
理直气壮 言简意赅 家喻户晓 融会贯通 推陈出新 心往神弛
错 别 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2)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 》)
(3)关关雎鸠, 。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诗经*蒹葭》)
(5)故曰, ,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6)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欲将轻骑逐, 。( 《塞下曲》)
(8)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9)众里寻他千百度。 , , 。(辛弃疾《青玉案》)
(10)《创造学思想录》“顺其自然”一节中的写道:“建筑师根据行人在草地上踩出的痕迹来设计人行道。”这与《故乡》中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 ,
。”具有相同的意境。
4、根据提示,试拟出“悲观者”和“乐观者”各自所说的话。(2分)
一位“悲观者”和一位“乐观者”同时被派往某地去推销鞋子,可他们到达目的地以后,却发现那里的人全是光着脚在走路。见此,那位悲观者沮丧的说:“
”;那位乐观者却欣喜的说:“
”。
5、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分别阐述以下两个观点。(4分)
1 中国人口 1 1 中国耕地面积 1
5 世界人口 4 16 世界耕地面积 15
(1)阐述我国农业是成功的观点:
(2)阐述“必须限制人口增长”的观点:
6、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的社会现实。你认为格列佛是个怎样的人?举例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讽刺手法达到批判目的的?(2分)
[答]:(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