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7 22:58: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9680字。

  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                  ,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6)                   ,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⑤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选自《列子⑥•天瑞》)
  [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赐:子贡之名。③圹:坟墓。④胥:皆;都。⑤徼:求取。⑥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 被:穿着
  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 喻:明白
  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 非:不是
  D.有人钟贤世、矜巧能 矜;自夸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3分)
  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    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    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 ⑥死也者,德之徼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
  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
  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
  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安宁的状态之中。
  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
  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3分)
  (2)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3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