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修远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9610字。
修远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shuyangzxn
一、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砧板/粘贴 绿蘋/东施效颦 纤夫/纤尘不染 扁平/扁舟一叶
B.碣石/喝问 乐阕/龙城凤阙 堵塞/渚白风清 绮筵/垂涎三尺
C.淑气/椒兰 朝觐/朝云暮雨 卷帘/卷帙浩繁 门槛/直栏横槛
D.部署/曙色 唱和/和颜悦色 伶仃/岸芷汀兰 撒落/霰雪纷纷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B.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将联合对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C.“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D.风云变幻的20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
3.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4.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
《诗经》——先民的歌唱;
《史记》——①史家之家绝唱,无韵之离骚;②历史的长城;
《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在古今中外均可),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4分)
(1)《 ▲ 》—— ▲
(2)《 ▲ 》—— ▲
5.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采 莲 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
镜头四: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
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时起居注虽日侍,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谋出自中人,既有诏矣。存曰:“此吾职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有建议罢教畿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