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导学稿
- 资源简介:
约5370个字。
课题:《云南的歌会》
课型新授课时两课时主备张永珍审核备课组
授课老师班级学生时间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赏析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品味精彩的语言。
3、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文中生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难点:品味文中细腻、优美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 )西譬( )喻糯( )米蹲( )踞
忌讳( ) 酬( )和铁箍( ) 熹( )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淳朴:诚实朴素。
3.阅读课后材料,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歌欣赏,激趣引入:
播放《刘三姐》片段。
在我们国家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民歌。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用歌唱来传授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许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别的尊敬。今天,就让我们去参加“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用四字短语概括。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三、研读探究:
1、进一步阅读云南对歌的三个场面,分别把握三个场面对歌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写作的不同手法。四人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完成下列表格。
要点提示:
内容 特点 写作手法
山野对歌 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重点写唱歌人
山野漫歌 急性的自由歌唱,发昏性情,自然成趣 重点写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 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云南民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重点写唱歌的场面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并结合具体段落、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山野对歌: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自然、淳朴的本色美
村寨传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隆重:人多、时间长、盛妆)
3、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歌美、景美、人美、情美、文化美)
四、拓展延伸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很多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