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ppt18
- 资源简介:
 
 - 共15张。有教案,约2560个字。 - 黄鹤楼教学设计 
 李晗
 一、 教学目标
 1、 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
 2、 能正确朗读课文,并适当注意感情。课后正确默写全诗。
 3、 掌握生字的正确拼读,重点字词的解释,学习诗歌的现代文翻译。
 4、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学习黄鹤楼景色描写的特点,体会崔颢登楼后怅然若失、思念故乡的情怀。
 二、 重点和难点
 1、 抓住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涵义与韵味,能用现代文复述诗歌。
 2、 学会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与抒发情感的联系。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媒体出示:1、碑刻的黑底白字草书图片。
 2、传说:三国时,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墙壁题诗:驿馆、寺亭等公共场所的墙、柱或悬挂的“诗板”,成为唐代诗人约定俗成的诗歌“发表园地”。唐代诗人也喜欢在名胜古迹发表诗作。崔颢的《黄鹤楼》便是墙壁题诗中流传下来的佳作。
 课堂讲授:
 1、 讲述三国时期费祎在黄鹄山修道成仙的传说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讲讲各自了解得中国古代关于仙鹤的传说。
 3、介绍崔颢在黄鹤楼题诗纪念仙人,引出“黄鹤楼”。
 媒体出示:1、黄鹤楼的近景、远景实拍图片。
 2、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鹄山),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并称为“四大名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1年重建。
 课堂讲授:
 1、 指名读课题。
 2、介绍黄鹤楼的地理位置,以及与他并列为“四大名楼”的另外三座古楼。
 说明:
 看看图、讲故事,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导入本课的教学。介绍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以及四大名楼地理简介,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 媒体出示:预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用喜欢的方法学习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画出你最喜欢的一句;3)思考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2、 学生自学。
 3、 师:和同桌讨论,你最喜欢的那个句子,并告诉他你喜欢的原因。
 说明:
 黄鹤楼每一句在写景、抒情上均非常有韵味,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一方面调
 动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思维和兴趣不被束缚。另一方面,从预习检查中,可以看到学生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