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牵动内心的声音”写作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26 11:42: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30字。

  新材料作文“牵动内心的声音”写作指导
  【原题再现】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千万种声音中,能触动内心世界的,必定是使我感受最深的声音。
  这道题立意不难,任何一种或几种声音,只要与“真正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相关就行,从正、反、实、虚各个角度立意均可。
  1、 捕捉材料中信息(关键词)的限制:今天、声音、一种、牵动你内心深处的、你
  审题的关键词是“真正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牵动你内心深处”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声音”可以是自然的,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文章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整篇文章应表达对声音的怀想、由衷赞美等感情情。
  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风声、雨声、燕子泥喃、小麦拔节声;人的声音社会的声音,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的洞箫声等等,这些声音里,哪些是最触动内心的引发你无限遐思的声音,这些声音凭着什么特点,又是怎样让你动了真情,感受至深?从自然界的实实在在的声音,风声、雨声、燕子泥喃、小麦拔节声等角度由实到虚;从人的角度社会的呼吁角度,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的洞箫声等等角度,写出最触动内心的引发你无限遐思的声音。
  3、对声音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声音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声音”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误区警示】
  1、审题不准确:没有看到“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这一关键性提示语。
  2、假大空的声音:妈妈的骂声,如“快去做作业”……呼吁“宇宙和平”、陆游临死前的叹息声……
  3、写成了“那句话,牵动你内心深处”。与声音无关。
  4、若即若离:硬贴题签。写一个故事,写“助人”“自强”“关爱”等,与“声音牵动你内心深处”关系不大。最后贴上“声音牵动你内心深处”。
  5、写几个片段,光写“声音没写牵动”缺乏内在联系,几个片段中,有的不属于声音的范畴。再比如写一个人的故事,结尾听到路边的鸟鸣,于是来个“声音牵中心不明:
  6、罗列几种声音,自然界的、生活的、艺术的、但材料散乱无序,不知在表达什么主旨——缺乏一种立意的指向。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内容庞杂,能把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堆在一篇文章中,形成“杂音”,记叙文没有一条主线,议论文没有明确的中心。思维中没有“归类”的意识。文章通篇议论,漫无中心。
  7、缺失真情:由于缺乏对题旨的把握,缺乏真材实料,缺失审美情趣,为文时往往借助贴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