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梅三中2011年春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9630字。黄梅三中2011年春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汪拥华 审题人:沈冰涛
本试卷共4页。全卷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否则作零分处理。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语言文字及运用 (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绾(wǎn)着 榫头(sǔn ) 嬉闹(xī) 聒(guō)噪
B. 炮(pào)烙 猿猱(náo) 沸反盈天(fèi) 藩(fán)篱
C. 盥(guàn)沐 渣滓(zǐ) 吮吸(yǔn) 俨(yǎn)然
D. 懵(měng)懂 两靥(yàn) 瘦削(xuē) 脊梁(jǐ)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端倪 寒暄 漂泊 蘖根祸胎 B.涎皮 杜撰 瞋视 呕哑嘲哳
C.萧瑟 巉岩 撕打 萍水相逢 D.振憾 膏粱 阜盛 渚清沙白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B.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C. 作者以一座老宅即将拆除为契机,借一群芸芸众生极为日常化的生活,传递出那个万物复苏的年代里南方小镇骚动不安的气氛。
D.杂技演员们在空中飘来荡去,潇洒自如,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动作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4.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走在上海世博园区,贴心地照顾到游客的提示语随处可见,比如“雨天路滑,请小心”、“场馆现在人流拥挤,请选择其他场馆参观”……等,他们的存在仿佛一个流动的广播站,园区内发生的一举一动都能从中获得了解。
B.“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C.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D.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海明威的小说往往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风格独特。
B .电影《祝福》增加了祥林嫂拿刀怒砍门槛的情节,我认为不妥的原因是因为它不符合祥林嫂的性格。
C.《锦瑟》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篇,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等。
D .唐诗具有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体现了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二、社科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6-9题。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的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两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 (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