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25 13:38:2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630字。

  淮南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  2011年4月23日上午9:00—11:30)
  WORD版转换及整理:   程道流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收卷时,只收答题卷,不收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内在源泉
  从科学创新的社会作用看,科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创新从价值趋向看是使事物的改变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科学创新中就要讲求创新中就要讲求创新效果,当然这种效果具有二重性:有利于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和付出代价的消极性。科学创新不仅仅要创造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而且要使这些新东西实现普遍化、社会化的应用,实现其社会效益,但这种效益不局限于经济效益,还有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方面。
  新陈代谢是宇宙不可抗拒的规律,人类社会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社会生活日益多姿多彩。人类由作为自然界的奴隶到逐步认识并学会利用、控制、政府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同时也逐步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这种发展、进步,无论其形式是渐进的还是飞跃的,从本质上讲,主要不是通过量的变化和积累,而是通过质变,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的,创新才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源泉。
  没有科学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社会就会停滞,甚至倒退。整个人类的科学史,就是一部科学创新活动的历史。科学创新不仅使生产力在量上增加,而且推动了其他生产力要素的改进和革新,使其在质上发生飞跃,引导着全社会未来经济的生产方向,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纵观世界近代历史,每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无一不是科学观念创新和科学实践创新的结果。从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一次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观念革命,对瓦解封建制度和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强大的催化作用。它们敲响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权统治的丧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学理论的创新为科学实践的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西方先后经历的三次科学革命的高潮和紧跟其后的三次现代化浪潮无不是科学观念创新和科学实践创新的结果。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看它是否具有活力,就看它是否能够不断进行科学创新,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的发展,以超常规的状态前进。在人类文明史上,随着东方农业民族的崛起,特别是中国农业领域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完善与创新,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备,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独尊地位,文明古国的昔日辉煌坚不可摧。近代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破土生芽和“世界工厂”的灼热光芒,映红了庞大的“日不帝国”。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哪个民族在特定时代能抓住机遇,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力求创新,哪个民族就是该时代的领头羊。新的世纪更是如此,“21世纪科学创新将进一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
  (选自《科学创新的哲学研究》,有删改)
  1.下列对“科学创新”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科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有利于事物的良性改变,但它的效果却具有二重性,一是让创新主体更有积极性,一是创新主体必须付出代价,具有消极性。
  B.单纯创造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不是真正的科学创新,只有使创新成果实现普遍化、社会化的应用,引发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革才算真正有成效。
  C.科学创新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因为它推动生产力及其要素的改进和革新,实现自身的本质飞跃,对未来经济的生产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D.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一个民族能够不断地进行科学创新,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以超常规的状态前进,就足以证明这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有活力。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人类社会不断地由简单变为复杂,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社会生活日益多姿多彩,这些都是宇宙不可抗拒的新陈代谢规律的体现。
  B.整个人类的科学史中,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缺少科学创新活动,因此,人类一直进步,社会不断发展,人类的未来也必然更美好。
  C.没有科学理论创新,就没有科学实践创新的广阔前景;没有科学观念和实践创新,西方也不会出现科学的革命高潮和现代化浪潮。
  D.一个民族想成为时代的领头羊,必须要能抓住机遇,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力求创新,这是已经被历史上的事例证明了的结果。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都是通过不断创新引起质变实现的。只有创新才会让社会进步、民族振兴。
  B.人文社会科学的观念革命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封建和神权专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基础。
  C.中国封建王朝取得了独尊地位,创造了文明古国坚不可摧的昔日辉煌,得益于中国农业领域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完善与创新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备。
  D.科学创新主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不能坚持科学创新,21世纪的中国将无力应对科技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必将失去民族复兴的机会。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崔光远,系出博陵,后徙灵昌。勇决任气,长六尺,瞳子白黑分明。开元末,为唐安令,与杨国忠善,累迁京兆少尹,为吐蕃吊祭使,还,会玄宗西狩,诏留光远为京兆尹、西京留守。乘舆已出,都人乱,火左藏大盈库,争辇财珍,至乘驴入宫殿者。光远乃募官摄府、县,谁何宫阙,斩十数人,乃定。因伪①使其子东见禄山,而禄山先署张休为京兆尹,由是追休,授光远故官。俄而同罗背贼,以厩马二千出奔,贼将孙孝哲、安神威招之不得,神威忧死,官吏惊走,狱囚皆逸。光远以为贼且走,命人守神威、孝哲等第,斩曳落河②二人。孝哲驰白禄山,光远惧,与长安令苏震出开远门,使人奔呼曰:“尹巡门!”门兵具器仗迎谒,至,皆斩之,募得百馀人,遂趋灵武。肃宗嘉之,擢拜御史大夫,复为京兆尹,遣到渭北募侨民。会贼党剽泾阳,休祠房,椎牛呼饮。光远刺知之,率兵夜趋其所,使百骑彀满狙其前,命骁士合噪。贼醉,不能师,斩其徒二千,得马千噭,俘一酋长以献。自是,贼常避其锋。扈帝还,改礼部尚书、邺国公,封实户三百。   
  乾元元年,繇汴州刺史代萧华为魏州节度使。初,郭子仪与贼战汲郡,光远裁率汴师千人援之,不甚力。及守魏,使将军李处崟拒贼,子仪不救,战不胜,奔还,贼因傅城下诡呼曰:“处崟召我而不出,何也?”光远信之,斩处崟。处崟善战,众倚以为重,及死,人益危。魏城经袁知泰、能元皓等完筑,牢甚,光远不能守,夜溃围出,奔京师。帝赦其罪,拜太子少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