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清高》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16 23:1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漫 话 清 高
教学目的
1、正确理解与认识“清高”的内涵;
2、讨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清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梳理文章思路,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的观点;
2、了解“清高”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价值取向及其思想行为在当今社会中的表现,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教学方法 讲读指导
教学手段 多媒体、黑板
教学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有人问香港凤凰电视台著名栏目《鲁豫有约》主持人鲁豫:“听很多人说你挺清高的。”鲁豫回答说:“可能应该是吧,不是表现得比较清高,而是我算个比较清高的人,我不太喜欢“清高”这个词,总觉得它有傹劲劲的,或许应该说是有点小脾气,傲气,比如我碰到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就会比较冷淡。我不是那么快熟的人,这种性格是与生俱来的”。
  有人看了电视后说,她配清高,可见清高是有一定标准的了,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清高”呢?
  今天我们来看看北大著名学者金开诚的《漫说清高》,所谓“漫话”就是不拘形式的随意谈论在这一课文里,金开诚先生以“漫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解了“清高”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以及这种思想行为在今日社会中的表现。

二.作者简介
金开诚,男,1932年生,原名金申熊,江苏无锡人。1955年北京大学毕业,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学报》副主编,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常委,第九、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宣传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著有《艺文丛谈》、《楚辞选注》、《文艺心理学概论》等。

三、理清思路
1.(1)揭示出“清高”的内涵,即清白正直而又孤高。
2.(2~5)借许由,陶渊明等纯正清高的实例,说明“清高”不仅与富贵无缘,即有“实”,而且还必须有“名”,即才艺成果。
3.(6~7)指出评定“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
4.(8)写当代对“清高”的批判,以及作者认为市场经济下同样需要清高的气质。
四、整体感知,
本文从古人的清高说起,揭示了“清高”概念的内涵,即除清白正直之外,还有孤僻的意味,指出了“清高”的模式,即它与显贵,富贵无缘;分析了“清高”的评价标准,即严格性和模糊性。在此基础上,把文章的落脚点落到当代人对清高的认识上,并说明一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不少东西是可以古为今用的,注意采用和吸收,有助于我们社会在健康的机遇上发展。

第二课时
具体研习
1.作者是怎样解释“清高”一词的意义的?


正本溯源:何谓清高?
《辞源》:清洁高尚。《离骚经章句》:“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闵其志焉。”杜诗《咏怀古迹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辞海》: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晋书•辛谧传》:“昔许由辞尧以天下让之,全其清高之节。”
《现代汉语词典》:指人品纯洁高尚,不同流合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