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北省襄阳、黄冈、荆州、宜昌、孝感、十堰、恩施七市高三4月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23 11:27:3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1年襄阳、黄冈、荆州、宜昌、孝感、十堰、恩施七市
高三联合考试
语 文
命题单位:孝感、荆州、宜昌、襄阳
考试时间:2011年4月22日上午9:00-11:30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本试题卷共8页,七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非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登分栏的座位号内。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的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清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挣揣 喘口气 水流湍急 惴惴不安
B.穿梭 浚泥船 怙恶不悛 山势峻峭
C.柑橘 笔杆子 宵衣旰食 立竿见影
D.弹劾 细胞核 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斥责/叱责 曝光/爆冷门 巨笔如掾/不容置喙
B.忧伤/滥殇 扁舟/偏心眼 筚路蓝缕/衣衫褴缕
C.抱负/报复 摹拟/模仿秀 好高骛远/趋之若鹜
D.聒噪/急躁 带孝/戴高帽 满腹经纶/语无轮次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综合、汇总,于2010年12月3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发布。
B.就球迷的个性、风采而言,吹喇叭、敲鼓、喊破嗓子远不如特制的装扮显得头角峥嵘。
C.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前方局势紧张,双方兵士都枕戈待旦,不敢有丝毫松懈。
D.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作词古朴典雅,意境优美,作曲萦绕低徊,犹如天籁,许多听众听了之后赞不绝口。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走访发现,交通拥堵,停车位、POS机等配套设施不到位等因素,使得身处武昌交通要塞、周边高校林立的广埠屯电脑一条街患上了“开学综合症”。
B.中国女性导演李少红和她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从拍摄到如今在各地方台播出,坊间各种质疑、批评乃至谩骂从未停止。
C.如何避免农民工不要“老无所依”,不要在城市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然后“悄然离去”,是所有有良知、对公平正义心怀向往的人无法漠视的问题。
D.武汉铁路局介绍,按照“火车票实名褂”的规定,旅客须持车票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有专家称,自主招生应真正打破按计划投档、按计划录取的集中录取模式,赋予学校完全的自主招生权(至少在5%自主招生范围内拥有决定权),扩大学生的学校选择权。
B.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C.2010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即将启动,理想的“中国价格”能不能谈成世界最大买家的利益能不能得到维护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近几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6—9题。
还回被割断的地名历史
刘洪波
据测算,湖北襄樊更名为襄阳,仅更改公章、牌匾、地图、证照等费用将不下亿元。这说的只是更名成本,而且是直接可见的成本。还有另一个看不见的成本在心理:对一些出生和成长于“襄樊”时代的人来说,地名的变化,会产生一种“被掏空了的感觉”。然而。无论直接的经济成本也好,还是间接的心理成本也好,如果更名是合理的,那么长远而言,不是大问题。只是提醒人们地名更改总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襄樊有60年历史,襄阳的历史是2000多年。襄樊源于襄阳与樊城,得名于l950年。那正是一个政权的初生期,襄樊隶属襄阳行署。此时襄樊为市名,或有区别于行署名称之意。但'-3时及后来很长时间,行署与治所名称相同的并不少见。两地各取一字以成新名。其实使我更容易想到“晋绥”“鄂豫皖”“湘赣”等根据地命名之法,这算是一种新的地名文化吧。尽管像武昌与汉口、汉阳合称“武汉”,这种情况也前已有之,但几个地名各取一字合成新名,确比根据地命名更为普遍。
地名一旦生效,影响当然巨大。一切历史,在新地名下书写;更重要的是,生老病死在新地名下完成,从而地名也变成很多人个人的历史。然而,每一次新地名生效,这样的事情都会发生,“寰樊”从无到有,同样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在政权初生期的兴奋中,人们对这个地名确曾有过“非驴非马”的感受。
但无论如何,行署襄阳仍然作为一个大地名存在,尚可使地名的历史温情延续。后来撤销行署,襄樊驾乎其上,襄阳仅为城市的一个区名。历史地看,襄樊替代襄阳,可视为地方命名上的一次篡夺,时任市委书记表示当时“缺乏文化传承理念”,就是这个意思。而另一个考虑,即“为了照顾襄阳和樊城两地干部的情绪”,作为曾经发生的历史,可令人哑然无语。在湖北,考虑两地情绪的地名,更荒唐的无过于“荆沙市”。这个在荆州与沙市的地市合并中专为照顾情绪而搞出的非驴非马的怪物,很快终止。两年之内,招牌两换,直接成本可谓高昂;但还是要看到,毕竟迅速变回“荆州市”,尚不至于如“襄樊市”这样,又制造了几代人的心理代价。
湖北襄樊复名襄阳,与其说是引起地名更名的新一轮风潮,不如说是引起人们对地名文化的关注。地名作为一个地方的标志,被视为最便捷、最具影响力的名片,从而成为不少地方用心琢磨的对象。更名本身有改旧布新的快感,一个简单的理由就能产生改名行动,我的家乡,原称沔阳县,县改市时,更名为仙桃市,据说是因为“沔”字难写,而且音近“绵阳”。更多的地方为“擦亮旅游名片”而改名,确实收效可观,而且旅游地点本身也大多具有文化内涵,这类改名中只有“黄山”替代“徽州”使人有些怅然若失。
换名需要多少成本,会带来多少收益,不足以衡量改名是否合理,而只能证明改名需要慎重。地名,更重要的是传承一份历史的温情。每一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