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展示课)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4730个字。
《愚公移山》(展示课)课堂实录
杜郎口中学徐立峰
(上课前,学生板示课题及课型。上课铃响,师进教室)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引题:同学们好,请坐。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出自《列子》的一篇文章《愚公移山》
师(稍停):在展示之前请各语文组长和科代表在侧黑板及外黑板抽测部分同学的重点字词。组内其余同学请到前后黑板设计好自己的板面。
(十分钟后,师击掌示停)
生:“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听起来不是那奇闻,讲起来不是笑谈------”
我们始终相信一句话:心诚则灵。如果有一颗真诚的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曾经让神都为之感动的故事????愚公移山。
生导入:伴着这曲《愚公移山》的旋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获得更多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做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感悟这个意蕴深长的故事。
生:通过预习,我了解到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列子》。这本书可称得上一部经典,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生:我还想补充一下,本文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
生: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去奋斗的道理。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部分: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第三部分: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第四部分:写愚公的愿望得以实现。
生:在我眼里,愚公是一个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并勇于战胜困难的英雄,他充满自信,积极乐观,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在生活中也要向他学习!
生:我对智叟的评价是:智叟是一个老于世故,鼠目寸光,遇到困难就低头的懦夫;他面对困难消极悲观,总认为人在困难面前无能为力,只会“长息”,还对别人的举动“笑而止”,这也表明了他思想的固陋。
生:通过预习我们不难发现,本文成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愚公”“智叟”命名的对比,实际是愚公大智若愚,而智叟则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真可谓智叟不“智”,愚公不“愚”啊!
生:是啊,以愚公的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的命名,使对比色调极为明显,并增加了讽刺色彩。
生:我认为愚公跟智叟对移山的态度也是对比之处。
生:我同意这一点,另外通过“始龀”的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与智叟的“笑而止之”的对比,更加表明愚公移山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却遭到极少数人的不理解。正如任何改革之初总是要排除万难,遭受流言蜚语的恶意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