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教案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12 11:56: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90个字。

  《月迹》
  第一课时

  二. 重点、难点:
  1. 体会教学设计>文章表现出的优美的意境和美好的感情。
  2. 体会作者形象、充满童趣地表现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特点。
  3. 学习教学设计>文章精巧的构思。
  4. 揣摩文中所写孩童语言的特色。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贾平凹,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
  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作者在回忆童年的不幸遭遇时曾这样追述道:“慰藉以这颗灵魂安宁的,在其漫长的二十年里,是门前屋后那重重叠叠的山石,和山石之上的圆圆的明月。这是我那时读得有滋有味的两本书,好多人情世态的妙事,都从它们身上读出了体会。”“山石和明月一直影响着我的生活,在我舞文弄墨挤在文学这个小道上后,它始终左右着我的创作。”(《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1983)《满月》《对月》
  二、导入课题
  我们曾经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许多与月相关的歌曲,有的是纯粹歌颂月的美好和纯洁,有的是借天上明月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古诗和故事。
  1、说说与月相关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郎月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李白《把酒问月》
  2、中秋赏月的由来
  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二)课文学习
  1、 分析课题,“月迹”即“月亮的印迹、踪迹”。
  2、 本课字词
  (1)、易读错的字。
  觑倏砌嫉酥糙

  (2)、辨字,注音组词。
  袅:仰:偎:掬:
  凫:抑:猥:鞠:
  鸟:柳:煨:拘:
  3、 看看作者是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的地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有什么变化。
  明确:穿衣镜上(3)→院子里(5)→酒杯里(24)→小河里(28)→眼睛里(30)
  同时板书如下:
  闷
  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惊喜→高兴→紧张→失望
  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月色高兴
  杯中月小小的满圆、可怜儿样月影幸福
  水中月银光、多月光兴奋
  眼中月小小的、多月的美好满足
  4、 作者写月亮,为什么要写镜子、写杯子、写院子、写小河,怎么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这里用的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化实为虚。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酒杯、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月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的心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