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堂《窦娥冤》是这样炼成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6 19:09: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90字。

  那一堂《窦娥冤》是这样炼成的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尹 劲
  前两天在办公室,同事们戏称我都快成“尹窦娥”了,而我则打趣地回应说,第一次讲《窦娥冤》是2007年4月我参加七校赛课的时候,当时在 google 上输入“关汉卿”后,0.13秒里搜索到156000个相关网页,输入“窦娥冤”后0.16秒里搜索到169000个相关网页。而今年11月在重庆参加全国赛课时,我意外的发现在 google 上“关汉卿”有427000个相关网页,“窦娥冤”则有411000个相关网页!我在用实际行动为窦娥伸冤!   
  玩笑归玩笑。不过,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不禁问自己,《窦娥冤》的教学是不是该画一个句号了?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2008年是关汉卿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50周年、从事戏剧创作750周年,在这样的日子里了解关汉卿,讲授《窦娥冤》实在是难得的机缘。是关汉卿眷顾了我这堂课:2007年我带着《窦娥冤》获得了成都市七校赛课的一等奖,2008年《窦娥冤》又让我获得了全国赛课的一等奖。   
  回想起来,最近一次上《窦娥冤》应该是在12月学校的教改科研月活动中,借的是高 2010级1班。那天,听课的老师们散去后,我回到办公室,独坐桌前,想关汉卿,想窦娥。忽然那么真切地感到,我们最终都会消失:父母、弟弟、朋友、同事、领导。我们会褪色,就像老照片,不过多年以后,我们会在学生的某一篇课文里复活,在学生不经意的回忆里永远美丽。   
  倘能如此,一介书生,夫复何求?
  一   
  时间:2007年4月12日   地
  点:华西中学,高2008级7班   
  事件:成都市七校赛课   
  如果现在重新去翻检第一次上《窦娥冤》的讲稿,应该已经卷曲而且泛黄了吧。   
  从知道学校推荐我去参加成都市七校赛课起,我就诚惶诚恐的等着抽签结果。4月5日,朱丹老师到办公室“恭喜”我──比赛篇目中唯一的一篇戏剧作品《窦娥冤》被我抽到了!我当时头一下子蒙了,《窦娥冤》的驾驭难度太大了,经典的老篇目,大家都不愿意去碰。但是抽签抽到了,躲也躲不过,硬着头皮上吧。   
  按照自己上公开课的惯例,我先作了学情调查。结果“残酷”得不出所料,绝大部分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包括外国戏剧)根本不感兴趣,平时几乎不看戏曲演出,也几乎没有阅读欣赏剧本的习惯。这群听 MP3、穿 NIKE、吃麦当劳的现代中学生连兴趣都没有,让他们与那个舍己为人自愿被怨杀的窦娥同哭同苦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怎样导入新课才能让学生感到中国传统戏曲离他们并不遥远?──这成了后来准备教学设计过程中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   
  但天无绝人之路,问题竟然被一张 DVD 解决了。   
  记得那是2007年的4月8日,一个平常的星期天,我买到了等待半年的韩国三区《霍元甲》D9 加长版,晚上等夫人和女儿上楼睡下之后,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关进了听音室。看完影片后,顺手播放了光碟配置资料中周杰伦演唱的片尾曲 MV,不经意间发现居然借鉴了京剧的身段和假声唱腔。一下子受到启发:为什么不干脆从流行音乐入手,从学生的偶像导入,提起兴趣,拉近学生与古代经典戏剧作品之间的距离?兴趣为先,投其所好,以流行音乐来化“剧”为友。学生不喜欢戏曲没关系,开始上课时能兴奋点儿,有兴趣往下走就成。   
  紧接着回忆起李玟有首老歌《刀马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