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课堂教学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6 7:52: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60字。

  《阿房宫赋》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单元的《阿房宫赋》。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初唐人的襟怀、气度,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读王勃的《滕王阁序》,文中虽有“命途多舛”的感慨,但“不坠青云之志”这样的句子,毕竟折射一种大唐气象,令人荡气回肠。曾几何时,安史之乱以后,让我们如此钟情的唐朝,也如西山日落,一天天失去它的朝气。是什么缘故导致它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呢?诵读、研究晚唐人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应该能明白几分吧。
  二、检查预习
  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题,现在来落实一下。请这位同学参照书下注解,介绍一下《阿房宫赋》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学生: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杜牧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篇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教师:(启用课件:宫室建筑群)这里,我想提醒同学们一下,要特别留心“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这两句。研究文章,一个重要经验就是知人论世,从背景材料中寻找理解的线索。现在,请这位同学用文中的话描述一下阿房宫内的建筑。
  学生: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教师:(启用课件:飞檐斗拱)作者极写了宫内建筑的宏大,是不是艳羡其奢华?一联系背景,就不难明白,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暗示出宏大背后的东西——横征暴敛的酷烈。好,请全班同学把文末关于国家兴亡的议论读一遍。
  学生诵读。
  三、诵读与研究课文
  通过预习,我们已经做到初步把握全文。大概我们也看到了,《阿房宫赋》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兴衰的深切关怀,它言浅而意深,文短而情长。真要理解本文的情与理,应该把诵读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在来看第一段中的句子。
  教师:“六王毕,四海一”,联系后文,能不能找到“六王毕”的原因?
  学生:“灭六国者六国也”。
  教师:六国诸侯做了什么,以致失民心,失天下?
  学生:……
  教师:请你读一下第二段。
  学生诵读。
  教师:现在明白六王为何失天下吗?
  学生: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教师:那么,六国破灭后果又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答案。
  学生: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教师:这说明:失去民心,不但使六国诸侯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他们的亲属,也会身世沦落,备尝屈辱。
  明白这两个问题,可以确定,读“六王毕”当然不必带有同情。相反,我们应该以冷峻的语调,读出对六王的批评。
  教师:“四海一”的“一”怎么讲?
  学生:(齐)统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