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五中2011年春季第一次摸底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有33道题,约6450个字。
宜昌五中2011年春季第一次摸底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卷面分数:120分考试时限: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出题人:宜昌五中刘语晖)
汉字(10分)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天寒岁mù ___,我ù___的战友,如今已长眠在这座坟mù___里。我默默地陪伴着他,直到夜mù___降临,才忡忡离去。
2、请在下边的括号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①()前顾后②()尽职守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在横线上解释此字(4分)
①蹴尔而与之()②时时而间进()
③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 ④福楼拜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yīng( )
4、在教育部公布的汉语新词语中有下面两个词语,请根据日常用法解释其意义(2分)
草根博文
第二部分阅读(60分)
一、默写。(5分)
1.故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 过尽千帆皆不是,,。
3.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4.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就应该像孟子所说的那样:“”。(7字)
5.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表明乐观的态度与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答6——12题。(17分)
[ 甲文]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1),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2)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3),天子衮龙(4),百官绂绣(5),孰非我为?汝乃枵(6)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
[注释](1)[经纬]织物直线叫经,横线叫纬。(2)[厥]义同“其”。(3)[文章]指带花纹的织品。(4)[衮(gǔn)龙]龙衣,古时帝王的礼服。(5)[绂(fú)绣]祭祀时穿的礼服。(6)[枵(xiāo)腹]空腹。
[ 乙文]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6、请在甲文中找出两个第二人称代词(2分):()、()
7、甲文中“汤”的意思是,而我们现在理解的“汤”一词的意思是,请你从自己的文言知识积累中再举出一例古今用法有差异的词语,并加以具体说明。(4分)
8、请给乙文中“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用两条“/”准确断句:使句子读起来通顺。(2分)
9、请按顺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3分)
(1)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2)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10、翻译甲文中“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一句。(1分)
11、蛛和蚕、鹦鹉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分)
(1)蛛:(2)蚕:(3)鹦鹉:
12、甲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2分)
三、阅读《神奇的电子书包》,答13——18题。(13分)
⑴提起书包,没有一个人会不动心,因为它曾经伴随我们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令人遗憾的是,眼下孩子对书包却有一种畏惧感。据说有人称过中学生的书包,大都在10公斤到20公斤左右。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学生的脊背,也压痛了父母的心。
⑵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急,在E时代,已经问世的电子书包将舒展父母们的眉头。据了解,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调试一种电子书包。这种书包相当于16开本书本大小,厚约一厘米,重量仅700克,内存1MB。第一批准备试用的200台电子书包,分4个班,将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和深圳四个城市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