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湖北省浠水实验高中高二语文学科新课程高考模拟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2 10:44:4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5大题,约7440字。

  浠水实验高中高二语文学科新课程高考模拟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汪春华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指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
  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
  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惺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