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实录1
- 资源简介:
约3060字。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课堂实录
甘肃省兰州市碳素厂中学 闫永平
2007年5月23日,我代表我校语文学科参加了兰州市红古区新课改教学观摩课。面对四十几位同学陌生的面孔,起始还真有点紧张,但这很快就过去了,不一会我就和这群可爱的孩子有了很默契的交流,使这堂似乎充满悬念的课取的了圆满的成功。在评课时,老师们都一致认为这是新课改理念展示比较充分的一节课,取的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我就本堂课的过程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大家想不想听?诗大家想不想读诗?想不想写诗?想不想当诗人?
生:想……
师,好,既然大家激情这么高涨,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提供一个大大的舞台,让大家尽情地去听,读,然后过把写诗的瘾!在次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归园田居》,同学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生;陶渊明。
师:对,大家都知道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同学们想一想关于陶渊明的诗,除了这首《归园田居》外,你还知道那几首诗?
生:《归园田居》(其三)、《吟酒》等。
师: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这首非常有名的诗《归园田居》(其一),同学们从题目里能看出什么眉目吗?
生:陶渊明回到了农村,过起了田园生活。
师:那作者之前干什么去了呢?
生:当官。
师:那他又为什么回来呢?归来后他的生活又怎样呢?他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默然后一阵私语)
师:同学们,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要追寻的问题,那么要知道此事的原由,我们还得从原诗说起,我们今天分四个环节:仔细地听,投入地读,认真地品,好好地说(多媒体显示)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仔细地听,我们先请两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来评价。
生1:读(个别字音不准确,语速过快,没有把握住节奏。)
生2:读(对作者的感情把握较好,普通话标准。)
生1:评:第一位同学声音洪亮,但对诗预习不够扎实,对个别字读的不到位。第二位同学有较强的朗读基础,而且感情充沛。
生2:评:第一位同学的语气我认为不符合本诗的感情基调,第二位同学的诗的整体内容掌握的较好。)
师:看来这两位同学各有千秋啊,而且点评的这两位同学也是头头是道,下来我们就来听,第一遍听老师读,看和这两位同学读的有和不同?请同学们整体感受诗的意境,特别是诗的读音、节奏、语气、强弱、快慢等。
(师读第一遍。)
(生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划分节奏,而且低声跟读。)
师;下面我们听第二遍,这次是录音,看又和老师及前两位同学读的有什么异同?这次听要求同学们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及诗中那浓浓的田园气息。
生:听录音,继续跟读。
师:好了,听完后我们进入我们今天的地二个环节:投入地读。第一遍我们一起读,而且要富有感情的读,读出诗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