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
-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9250字。
江西抚州市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商榷(qiè) 愀(qiǎo)然 漫溯(sù) 清流急湍(tuān)
B.砥(dǐ)砺 嫉(jì)妒 浸渍(zì) 挥斥方遒(qiú)
C.拜谒(yè) 独处(chǔ) 肄(yì)业 义愤填膺(yīn)
D.隽(juàn)永 裨(bì)益 枕藉(jiè) 殒身不恤(x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凄惋 竞相诽谤 签署 巍峨峰颠
B.账簿 骇人听闻 嘻戏 剑拔弩张
C.徇私 杯盘狼藉 訾詈 鼓瑟吹笙
D.葳蕤 苍海一粟 脉胳 夙兴夜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学校的大门口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浓眉大眼的人,穿着得体大方,风度翩翩,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B.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警告,美国财政赤字规模耸人听闻,美国政府必须降低社会保险与福利等应享权益的开支。
C.庄子笔下的鲲鹏广有羽翼,宽达九万里;奋起南飞,高达九万里:其自由翱翔的姿态着实让人羡慕。
D.我奉劝那些心里郁郁寡欢的人要想开些,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6月中下旬,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市人民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仅灾后帮扶重建家园取得显著成绩,而且夺取了抗洪救灾的胜利。
B.世上少有赞叹别人的人,更鲜有批评自己的人,巴金却对自己的作品说“不”,他曾对《巴金全集》编辑王仰晨说过,他的作品百分之五十不合格,是废品。
C.张涛最近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
D.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 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
①瘦弱的枝杆随着水晶球的变大而旋转着,左摇右晃,惊险万分。
②它们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
③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
④我们的眼睛越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
⑤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
A.⑤①③②④ B.②⑤①④③ C.⑤①③④② D.②⑤③①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代典章制度中,对于姓氏相当重视,姓氏是家族出身与社会等级的标志。姓与氏原本是分立的两个概念,在上古时期有姓无氏,西周时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为了适应宗族支系标识的需要,根据宗族支系的爵位、官职、封国地望等命“氏”。就宗法的角度而言,姓为宗统,氏为分派;从社会角度看,姓是血亲关系的标记,氏又是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
随着宗法制的动摇、分解,宗族支派——氏逐渐向姓转化,最终在秦汉时期实现了姓氏合一。秦汉以后的姓氏与先秦的姓与氏有了显著的区别,姓氏只有基本的家族出身意义,它与个人社会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封建社会实行皇权的家族垄断,但它对社会的控制是通过异姓百官层级管理实现的,与古代的宗法制度有了根本的不同。姓氏在秦汉成为一般平民的家族标记,现代中华姓氏大多定形于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由此奠定了基础。
姓氏脱离了宗法制度,成为平民出身标记,一般不再有明显的高低贵贱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