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2210个字。
《荔枝图序》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 积累词语。
帷(wéi)缯(zēng)绡(xiāo)瓤(ráng)枇杷(pí)( pá) 醴酪(lǐ)(lào)
② 搜集有关白居易的材料,包括其诗歌中的名句。
③学习文章中精美的语言描写。
2、 能力目标
① 学习说明静物的写作方法
② 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③ 培养观察能力,领略荔枝的鲜美
3、教学重难点
①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②准确理解一些文言词语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能不能从色香味三方面来描述一下?你们见过荔枝吗?吃过荔枝吗?如果没有,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让大家来了解一下。(出示幻灯片)
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板书课时少写一个“序”字让学生发现并且强调不可少,这是一种文体。
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枝叶繁茂,可作防风林树种及家具用材,果可食,果壳、根、树干可提拷胶。
——引《辞海》
(二)解题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投影有关文字材料及图像)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