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新课程结束考试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0道题,约6490个字。
2010-2011年度如皋市九年级
语文新课程结束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诲的,就是时间。”记得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这样的话。
是的,时间有这么一种神妙特性□它公平地赋予每个人相同的二十四小时,然而,不同的人所得到的时间却不尽相同。那些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并且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比那些藐视时间、浪费时间、不善于合理利用时间的人,所得的时间要多得多。
①第一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予改正。改为
②在文中“□”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应为:。
③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用课文原句填空。(请用正楷字答题,6分)
①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②,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
④为了实现报效国家、服务于民的鸿图大志,我们青少年应永不满足于今天的成绩,而是要潜心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这就是所谓的“,
。”(李白《行路难》)
⑤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道出“,”的理想。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孟子〉二章》)
3.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四字成语。(4分)
(1) 小说家最好的住所是哪里?是的孤岛小木屋,还是众生喧哗的闹市公寓? (荒凉偏僻、很少有人去的地方。)
(2) 层层递升的挥厚的旋律,有如云水相搏,惊涛拍岸,呈现的是一幅天光云影、
的图画。(景象千变万化,非常壮观。)
(3)自从走进校门的那一天起,“语文”二字便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密不可分、不能解脱的联系)
(4)日本地震发生后,我驻日大使馆帮助在日同胞迅速撤离灾区。(把全部力量都用上去)
4.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2分)()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弥补个人天赋的不足,到达理想的彼岸。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红楼梦》。④司马迁忍辱负重十五年,笔耕不辍,完成了《史记》。⑤古希腊德摩梯尼小时口吃,发音不准,每天坚持含着石子练习朗读,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⑥由此可见,一个天资有缺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⑤⑥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2分)
6.某中学举行“我心中的语文”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按照下列要求,凭借自己的语文能力,参加闯关活动。(8分)
①第一关:联系自己初中三年的语文体悟,根据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语文在你心中像什么呢?(2分)
示例: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
语文是。
②第二关: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三年课外阅读总量达260万字,三年来你阅读了哪些名家作品呢?请选择其中的一部,就作品的人物或情节谈谈给你的启示。(3分)
作品:
人物或情节:
阅读的启示:③第三关:最近有关媒体报道:汉语在自己的故乡受到冷落,而在国外“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汉风”、“华流”、“中国热”在全球兴起。作为汉民族的一员,你针对此现象有何感想呢?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你的认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