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1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8530字。扫描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
2011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2011.3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挞伐(tà)忖度(cǔn)胳肢窝(gā)讷言敏行(nè)
B.媲美(pì)谂知(rěn)压轴戏(zhòu)道行高深(héng)
C.龋齿(qǔ)掮客(qián)吃空饷(kōng)转弯抹角(mò)
D.攻讦(jié)颓圮(pǐ)一服药(fù)怏怏不乐(y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坐阵引申杆面杖饥肠辘辘
B.低碳经典调嗓子顶礼膜拜
C.就范报销挖墙脚明火执仗
D.洁癖缱倦拨浪鼓计日程功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位护士读了《白鹿原》后在给陈忠实的信中说:“我想,写这本书的人不累死也得吐血……不知你是否还活着?还能看到我的信吗?”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佳句,“木叶”这一鲜明的形象就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突出地成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C.杭州“5•7”飚车案震惊全国,在此前后,北京、重庆等地也发生过类似的富二代飚车致人死伤的悲剧。
D.文字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这样才有利于遣词造句,写出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韵优美的作品来。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望着那悠远的夜空中闪烁的群星,他又回想起那有趣的童年,回想起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B.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俭朴,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C.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外出访问经费支出,成为港人侃侃而谈的话题,有香港媒体披露,曾荫权在过去四年外出访问产生的费用不足百万港元,节约程度令人惊讶。
D.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落成之际,恰逢迪拜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这座“通天塔”能否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撑住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的天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俄罗斯和中国的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基本达成一致。
B.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的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多为超速、超载、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致。
C.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介绍,这是有气象资料以来,黄淮地区和山东省大部遭遇的最严重干旱,干旱的原因是降水稀少。
D.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阅读的要素王安忆
阅读的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的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我们总是把书本上的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的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的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都受益无穷。不过,很多时候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安全的时期,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这会使我们丧失阅读的最大乐趣——那种满怀情感的接受,那种对充实内心的渴望。怀疑设立的防线又会使自己孤立,久而久之,内心便会寂寞又空虚。
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不仅来自于阅读,更来自直接的经验。假如我们依然热爱阅读,并且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前段时期阅读好书的经历帮助了我们,从人生中得到的真情实感也帮助了我们。阅读和阅历使我们几乎是本能地懂得哪些是好书,哪些是那种作者以诚实与信赖写下来的。我们仍然以信赖的态度读书,而这时候的信赖却是一种理性的信赖。我们和书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书本是我们的朋友。理性的信赖还可有效地抵御怀疑主义的侵害。这时候的阅读对于拓展我们不免狭窄的个人经验大有好处。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的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的存在,它可使我们保持乐观、善良、开阔的精神。在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念已经形成的中年阶段,阅读可为我们作出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
晚年时的阅读信赖,我想应是建立在宽容之上。因为这时候的经验已经成熟到可与任何书本作一个比较,这是该作出结论的时期。假如前两个阶段我们保持了阅读的良性循环,这时便能够再上升一格。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地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这时候的自己,应该有一颗能够包容一切的心灵,读书就提供了这样的好机会。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人类写下的最好的那类书。
6.下列对阅读的要素“信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一种神圣的心去阅读,心灵就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
B.阅读时满怀情感地接受,渴望内心的充实。
C.去芜存菁的理性阅读,有所选择的接受。
D.怀有一颗能够包容一切的心灵,宽容地去观看到别人的人生所得。
7.对阅读与经验的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阅读没有什么经验,书本往往给我们神圣的感觉。
B.我们逐渐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的时候,便自然形成了对阅读的信赖。
C.由于对阅读的信赖,阅读大大拓展了我们不免狭窄的个人经验。
D.当经验成熟到可与书本相比的时候,阅读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不读书已经差别不大了。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作者认为少年时期的阅读是不安全的时期,但还是认为这一时间不应该对阅读持怀疑态度。
B.阅读和阅历使我们本能地懂得哪些是好书,可有效地抵御怀疑主义的侵害。
C.中年阶段的阅读可补充和修正我们的世界观,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
D.假如一个人从少年到中年能保持阅读的良性循环,晚年时的阅读就能够再升一格。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贫,事亲孝,服膺宋儒之学。嘉庆七年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假归养母。母丧,服阕,补邹平。(1)到官四阅月,不得行其志,引疾去。以官累,不得归。十九年,大吏闻其干略,起复补原官。
在邹平五年,治尚教化。民妇陈诉其子忤逆,文耕引咎自责,其子叩头流血,母感动请释,卒改行。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善捕盗,养捕役,使足自赡,无豢贼,数亲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