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17 22:24:2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50个字。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赣县沙地中学张祥功
  教学设计理念: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真正的阅读首先“应该保持阅读的新鲜感,不带任何先入的主见、不做任何分析得去读,抓住阅读的第一感觉与感受,以感悟为基础。要感同身受的与作品同呼吸特别要细细琢磨作品的语言,品味出语言的味儿来”本文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教材分析: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安塞腰鼓》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本班学生语文学习整体水平中等。能较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课堂思维较活跃,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语言表述能力较差,尤其对品味语言。因此学习本课,我把朗读文章、品味语言放在教学的重点。还有我们地处南方,没有见过腰鼓表演。所以仅仅通过文字让学生感悟这种民族艺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很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引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