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型作文题写作指导例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16 21:41: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60字。

  诗歌型作文题写作指导例谈
  所谓诗歌型型作文题,就是以诗歌作为写作材料的作文题。这类作文题要经过 “阅读鉴赏”到“联想感悟”再到“写作落实”这一过程。下面来看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插秧诗
  后梁•布袋和尚
  手把青苗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末句蕴含着深刻哲理,对此,你有何联想与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800字。
  第一步,阅读鉴赏:
  诗的意思是:插秧人手里拿着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满了水田,插秧时低头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着的蓝蓝的一望无际的天空和朵朵白云。所插的秧苗需要“根须”清净、没有腐烂,将来才能长成“稻(道)”,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
  这首《插秧诗》是南北朝时代的布袋和尚在游化民间的时候,曾经和一些插秧的农人在一起,为了度化他们而作。
  布袋和尚的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农人插秧时的见闻觉知,而实际上已经将修道时的内在境界和奥秘全部含摄无余。“手把青秧插满田”中的“田”实际上是指人们的心田——也即所有众生本有的犹如虚空一般的如来藏的光明,这句话中的“插秧”动作是指代人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一切所作所为,如睹物闻声、行走坐卧、语默动静等。整句话的意思是,犹如青秧插满水田一样,人们平时的一切思想、行为和语言等都是在犹如虚空般的如来藏的光明中生起和消失,虽然如此,如来藏空性和光明的本性从来就没有动摇和迁变过。“低头便见水中天”中的“低头”比喻息灭所有妄想和杂念,将所有注意力全部收回来观察、觉照自己的身心;“便见水中天”意为“可以领悟到身心和外境世界的真正面目就像一望无际的虚空一样”。当一个人将全部的注意力用来悉心觉照、体验身心的真正面目时就会发现,人们的身心实际上并非通常所感觉的那样——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具有质地和重量,而是犹如虚空一般通透无碍、无有任何实性。如果一个人在体验到“不知身是何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悉心参究,渐渐火候到时,就会“桶底脱漏”,身心大放光明,体悟到不生不灭的心性。“六根清净方为道”中“六根”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所谓“六根清净”,从比较浅的层次上来说,就是指这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时,内心无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伴随。“退步原来是向前”中的“退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觉照自己的身心。凡夫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只知道“向前”——也即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投注在外境上,到外境上去攀缘妄想,而对内心所起的种种错误心念也从来不去观察,对身心的究竟真相也不去参究。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
  以上是从诗作者的本意作解读分析。
  实际上,整首诗关照的是人的心灵或精神,关照的是人的一生,因而这首诗具有普遍的人生哲学意义。“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便是人生修为境界的写照。阅读欣赏要从这方面切入。
  二、联想感悟
  1、联想
  (1)以退为进,即是一种商业谈判的策略,也是一种商业谈判的技巧;
  (2)以退为进,由低到高,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有时候,给自已一条退路其实就是给自已一条前进的路。如果一意孤行,有时候非但前进不了,反而欲退都为时已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