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ppt10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三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mp3
  • 资源大小: 1.5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13 18:46:3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5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7张,包括一个课件、音频和适合授课的教案。音频朗读时间为4分46秒,教学设计约2760字,本课件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课文,帮助学生更好把握课文。

  师说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qingyuwawa
  【知识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学生断句、重读、语气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探究,使学生建构起尊师重教的思想,养成尊师好学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解题:《师说》,联系以前学习过的《马说》和《捕蛇者说》等文章来看,说应该怎么解释? 请同学来说一说。
  《师说》就是说师,说,一种文体,比较论更加自由,可叙可评可抒情。
  二、文本探究:
  (一)激疑:这篇文章韩愈说写给谁的?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写给李蟠的:作师说以贻之。 李蟠何许人也? 韩愈的学生,17岁的小伙子。
  韩愈呢?请同学结合注释和资金了解介绍一下:教师强调: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问题来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代文学宗师的韩愈为何给一个17岁的毛头小伙子写这么一篇流芳千古的文章?那么多学生为什么专门写给他呢?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原因?请同学找一找。
  在哪里?最后一段。 请同学概括一下。
  三条原因:一、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二、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三、能行古道
  结合文章来看,你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同学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
  根本原因:能行古道   不拘于时
  请同学诵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 韩愈应该是怎样的感情呢?
  请同学说,不急于下结论,存疑,留待以后解决。
  (二)、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这里的“古道”指的是什么?
  古人的从师学习之道。
  对此,文章有没有解说?如果有,在哪里??
  引导学生看第一段。 这里是如何阐释古人的从师之道的呢?
  请同学考虑给第一段分层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