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学习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10 15:45: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60个字。

  风筝
  款款独步
  第一部分:基础常识
  一、字词补充
  秃(tū)、伶(líng)仃(dīng)、虐(nuè)杀[虐待使人致死;也指用残酷手段杀害人]
  二、文学常识
  1.本文体裁:是一篇回忆与现实交错的散文。
  2.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事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热风》、《华盖集续编》、《而已集》等等。
  三、结构分析
  1.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
  2.结构划分
  (1)第一部分(1-2)作者通过北京与故乡放风筝季节的情景比较来引出回忆。(这两段点题,设置悬念,引出对儿时往事的回忆。)
  (2)第二部分(3-11)作者回忆儿时限制弟弟放风筝及故意弄坏风筝的事,表达自己深深的忏悔及自责心理。
  A. 第3、4段:作者用对比写法表现了兄弟俩截然不同的性格。自己很厌恶风筝,觉得那是没出息的小孩子的玩意,而弟弟多病,瘦弱,最喜欢放风筝,“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作者用了动作描写如“抓断”、“掷”、“踏扁”来宣泄自己的愤怒。又用了神态描写来表现弟弟对我的敬畏,如“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的瑟缩着”。当时的思想观念是小孩子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放风筝这些玩乐的活动当然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在这种旧思想观念的影响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又很希望小兄弟能够成才,而又“恨铁不成钢”,所以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可以看出来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B. 第5段,作者偶然看见了外国讲论儿童的一本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此时,“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了自己的脚下不只践踏了一只风筝,还践踏了一颗幼小的心灵,践踏了小兄弟的创新精神。
  C. 6到11段,写了作者忏悔自责的心理,想补救也没有更好的法子,因此更内疚。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向弟弟提及此事时弟弟的反应,“我”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来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全然不自知:“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想摆脱也不可能了。所以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