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8 23:3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解 读 课 程 标 准  转 变 教 学 理 念

朱 慧 勇
           地址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
           电话 0744~6781022 邮编 427113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语文教学理念因此转变。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个性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关键词:学生主体  人文  教学理念  个性化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把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和人文性特点结合起来,为前一段时期的辩论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如果仅此认识,语文就会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实际上,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人,语文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而且,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华,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 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 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基于这种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