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5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9 11:50: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90个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涂德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抓住事物的特点,用恰当的顺序写景。
  (2) 学习两相对照的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2)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难点是描写三味书屋部分,对部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难解词语的理解。
  教具准备
  制作幻灯适时展示
  教学时间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预习:
  媒体展示:
  二、导入: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媒体展示: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和一篇《后记》。
  四、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媒体展示: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写回忆百草园的缘由,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色及乐趣。
  三层(3—6段):插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陈设和对先生的印象。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做游戏、画画儿。
  五、问题探究:媒体分步展示:
  1、第一段,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