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也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惩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如皋市九华初级中学 陆毅
辽宁的魏书生曾独出心裁地设计了别具一格的惩罚的新招:既然是违反了班级的制度,影响了班级的荣誉,给班级带来一定的损失,那么就让这位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或唱首歌,或表演一个节目,或给集体搞卫生,一时成为教育惩罚的美谈。我同意这种做法,也欣赏他的独具匠心。只是任何东西一旦成为形式,给学生一种前后因果的必然的思维定势,不就是唱歌吗?然后主动积极地自己去完成规定的惩罚,这实际上已经达不到惩罚的效果了,那么惩罚也就失去了应有意义。笔者以为惩罚也要讲究方式和艺术,也要讲究走进学生的心灵。
其实,学生在自己的群体里,谁都想树立起自己的光辉形象。那么教师顺着这个思路就要千方百计地树立起学生的这种意识,让他在群体里有这种尊严和形象,同时处处对这种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形象予以精心地呵护。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己的尊严和形象的学生会怕老师的惩罚,充其量也就是受点皮肉之苦而已,一旦形成对立,老师其实是斗不过学生的,你不让他读书违法,开除又不够档次,简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当群体之间在积极向上的时候,你的惩罚才显示出应有的价值,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体罚一个学生,其他的学生不敢言,心里却在同情这位学生,那么你的惩罚就失去了其他学生的理解,即使再成功,也是彻底失败的惩罚。偶尔一次也许学生可以原谅,如果多次惩罚失去学生的支持,那么班主任工作也就失去了全员的理解和认同,最后只能是班主任全线告败,自己走人了之。因此我认为惩罚的关键不在于怎么让学生害怕,而在于树立起学生的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