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 资源简介:
约2860字。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海藻(zǎo) 褐藻(hè) 石莼(chún)
B.浒苔(tāi) 养殖(zhí) 公顷(qǐng)
C.捕捞(lāo) 熟悉(xī) 潜力(qián)
D.鹧鸪(zhè) 浮游(fú) 提供(gōng)
解析:B项中“苔”在这里应读“tái”。
答案:B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
B.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C.人口巨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D.湿地破坏、农村池塘萎缩、人水争地等对长江洪灾造成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解析:C项中“人口巨增”的“巨”应为“剧”,表示“剧烈”的意思。
答案:C
3.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1)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2)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解析:(1)句中将使用藻类分为褐藻类、红藻类、绿藻类;(2)句中综合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1)分类别。(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作用略。
4.“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句中的“最”能去掉吗?为什么?
解析: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考虑。
参考答案:不能。删去后强调的程度减弱,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①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②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