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囚绿记》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8 7:2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囚绿记》教案
漯河 王振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3.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模仿。
  ◇过程与方法  
  1.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本文的内涵。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对“绿”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
  4.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2.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尤其注意节奏和语气的运用。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难点1.理解“绿”的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教学突破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讨论“我心中的绿”。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查找有关赞美绿的文章,并将本文与之进行比较;查找有关抗战前期中国历史的资料。
  2.搜集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与本课在写法、语言上进行比较。
  ◆学生准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自己对于绿的认识,并与作者的认识进行比较;标出课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以便共同讨论。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赞美对象,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以人们对绿的认识导入新课。  1.进入新课学习。2.朗读教学,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3.组织学生探究作者的用词技巧。  3.探究作者的用词技巧。4.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4.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并思考原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