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效复课迎考摭述
- 资源简介:
约4580字。
高三高效复课迎考摭述
李国斌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三复课迎考任务,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最关键的,就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努力达成高效教学。我在十九年的高三教学生涯中,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成绩。
下面,我就多年来的高三复课迎考谈三点体会。
一.做好课前准备,是创立复课迎考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是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是高效复课的前提。这话对于一个年轻教师说,人人都会认为理所当然,而对一个十几年都一直站在高三复课迎考讲坛的老教师说,似乎就显得多余了。其实不然,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老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东西,研究新内容,以适应高考形势的不断出新。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学习新东西研究新内容呢?
应从如下三个方面:
1.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每一个省都会在每一年年初颁布新一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我们过去的做法是每一年开学之初都利用双休日找一个清静的山水胜地,组织教师逐字逐句的集中学习《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在掌握全部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考纲》中的新内容,并且集体研究对策。久而久之,这也形成了我的个人习惯。到了今天,不管学校是否组织学习,我都会认真地学习研究新的《考纲》和《考试说明》。我觉得,这是高效迎考必不可少的一环。有了这个环节,高考复习才能胸有全局、目标明确,才能高屋建瓴,每矢中的,才能不至于偏离《考纲》,做无用功。
2.了解学生。每接一个新班固然要尽快了解学生,但是每上一节课也必须清楚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就需要在每讲完一节课后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下一节课能够对症下药,查漏补缺。我几十年形成的见解是: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有的放矢的基础上,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才能获得高效。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对于老教师备课,领导们都说,可以简单一些。很多老教师也都自以为是,认为教了几十年,什么事情不懂?还用得着做精细的准备吗?对此,我不以为然。我觉得,高考复习,新知频出,我们作为老教师,一定要要头脑清醒。比方说,讲评试卷时,不要说对于语音题肯定会有一些字的读音拿不准,也不要说一些不断翻新的词语规范我们一时难以适应,就现代文阅读当中出现新知识新词语就已经够我们翻查资料了,更不要说不知从哪里选来的古文中出现的偏僻字词经常弄得我们这些老教师也目瞪口呆。对待这些偶尔出现的新问题,我知道,有一些人总是急来临时抱佛脚,或者发挥老教师几十年练就的应变能力含混带过。但是,我不这样,我认为,这是对学生很不负责任的表现。我很鄙视这种想法、说法和做法。说老实话,虽然我对自己在课堂上临机应变的能力抱有充分的信心,即使不做充分准备也可以把课上得不错,但是,我从来没有做过不认真备课而去上课的事情。我的备课精细到讲评试卷时,每一个题目都会认真思考,现代文阅读的每一个选项都会认真研究,找出一定要选和一定不选的详细理由;而讲评古文时,我会精细到古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人物我都会细致解读。必须力避学生提问而我无法解答的窘境。
我很注重备教学方法,备学法指导。在细致准备教学内容的同时,我总是习惯于同时思考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我要力求使用最好的最新的最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来组织好自己的课堂,力争把最先进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现在年纪大了,限于精力,很多东西我已经不在备课本上详细书写了,但是,我在每一天早上早早的醒来之时,都已经习惯地会把今天的上课内容、教学方式和学法指导。细细地思考一遍,揣摩一遍,在脑海里过一次电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