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6 17:1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背影》的教案(3)
         
         教学目标:
         一 学习本文用平实质朴的文字具体地记写情景、真切地表达感情的文风和通过抓住人形象特征命题立意以及详略结合、突出重点的写法。
         二 理解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情,从一个家庭的不幸了解当时社会阴冷、灰暗的世态。
         教学设想:
         一 “背影”作为全文线索,在文中多次写到,尤以在记述父亲为买橘子而过铁道那个场面时的描写为最详──它的描写特点与感人力量,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车站送别场面前的文字,即课文第二、三、四节在全文中的地位与对表达父子之情所起的作用,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阅读、讨论研究,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的推进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及各个步骤间的有机联系。
         三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通过看注解和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并了解文中所写内容,理解以“背影”命题的道理及写“背影”有详有略的好处。
         二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寄予寓在“背影”中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问:我们在初一时曾学习过一篇有名的文章《春》,大家想一想,它的作者是谁?(学生:朱自清)大家再回忆一下,朱自清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主要经历又是怎样的?毛泽东同志对他曾作过怎样的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作适当补充: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当过中学教员,后去英国留学,回国后任大学教授;他于“五四”时期写新诗,曾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一个诗刊──《诗》的编者之一,1952年后创作转向散文,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晚年他积极支持反对蒋介石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6月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毛主席曾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民族的英雄气概。”(《别了,司徒雷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背影》,也是朱自清写的。《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写于1925年10月,当时影响很大,“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李广田语)。它是纪实之作,文中的时间和事情都是真实的;它写得情真意深,十分感人,不少人读了都落下了眼泪;我们今天读它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二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包括看注解、查字典及看“思考和练习”),理解有关字词,熟记内容(可要求学生理清时间线索入手),并思考“课文为什么要用‘背影’命题”这个问题。
         三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一)通过练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进行字词教学。
         将预先设计印制好的练习卷发给学生,让他们当堂试作,作毕即要求他们互相批改订正,最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